|
Android手机的“智能”难题
http://www.cww.net.cn 2013年1月28日 15:00
王女士,今年不到四十岁,大学本科学历,在北京从事办公室文员类的工作。2011年初一口气购买了五台Android 手机,两台留给丈夫和自己,其他三台春节时给了在老家的爸爸和姐妹。按照艾瑞公布的2011年手机调查报告,过去一个典型的Android 用户大约是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城市男性。而如今,王女士的家人,可能正在成为迅速增长的Android 用户中很大的一部分。而如果那位年轻的男性还是属于科技产品的尝鲜人士(Early Adoptor),那么现在,王女士这样的用户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甚至是主流群体。于是问题来了,对于IT 行业的很多从业者,王女士的状况还处于一片模糊之中。 这种无知是豌豆实验室进行用户研究的初衷。和很多发展良好的创业公司一样,豌豆荚的产品积累了可观的用户数,逐步从尝鲜人群中扩散了出去,然而我们也对“用户是谁?”这个问题,感到越发的困惑。是的,只要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大量业内报告:Android 手机的出货量,用户的人口学分布,各品牌的消长……然而对于产品设计,更具体的问题并没解决。我们决定,以用户访谈等方式,尝试性的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在2012年的第三季度,我们针对那些手机达人,和王女士这样的主流人群,展开了一系列的访谈。而结果,尤其是对于王女士们的结果,可能是这项研究中极为有趣的部分。 沉默的大多数 “让智能手机变得更好用”,这里面的潜台词是,智能手机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好用”。对于那些有着丰富科技产品经验的用户,我们对于“不好用”的理解是相近的。毕竟,公司员工自己就多是这类用户。然而网上这一类帖子也经常被我们拿出来讨论:一些IT从业者过年回家,经常会被老家的互联网使用生态所震惊。我们的访谈虽然一开始还集中在北京地区,但是对于那些不是达人的用户,震惊是同样的。 我们在访谈中,涉及了货车司机、学校保安、办公室职员(汽车、房地产、事业单位等)、大学生等不同职业、学历和年龄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是那种精通手机的人。而对于Android 手机,有的人经验稍多,已经用了一年以上;更多的人,都是2010年底到2011年初才更换了自己的第一台Android 手机。他们缺乏手机使用技巧,复杂的操作不是搞不定,就是因为流程太长而放弃。他们的用户教育更为困难,对于科技名词没有认知,例如分不清Wi-Fi和 3G;或者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例如担心只要连接Wi-Fi 就会被窃取手机信息。他们也不会在手机论坛中出现,不会向开发者反馈问题。反而正是亟待帮助的他们,离开发者非常远。 他们绝不是没有需求或者冲动。每一个参与访谈的人,都表现出了对智能手机的渴望,有人希望拥有iPhone,有人表示自己早就想换上Android 手机,今年终于得偿心愿。他们知道(或者想象过)智能手机的种种优点,也敢于为智能手机花钱。甚至,智能手机是他们消磨时间,获取内容的主要平台之一。家庭主妇王女士说,小孩回家做功课,她就用手机上网不干扰孩子。货车司机张师傅说,出去跑车休息时,他就用手机看视频听音乐。而保安小陈则利用手机度过了很多无聊时光。尽管如此对于他们,智能手机的利用率还是很低的,因为应用获取,是个难题。 智能手机不智能 一位手机达人在访谈中表示,他从诺基亚非智能机一路“玩机”下来,感到智能手机最大的突破就来自于丰富多彩的应用。从此,发烧友把玩各种不同的机型的精力,很大一部分转向了软件部分。王女士们对于这种转变并非一无所知,访谈中,他们都表示,之所以选择更换智能手机,是因为“游戏多”,“能装各种软件(这位用户还不会用App 这样的称呼)”。然而当手机到手时,装上这些应用就成了一大难题。因为这一难题,一些访谈来访者的手机中,应用寥寥无几,甚至是购机之处请身边懂行的朋友装的。而这款价格不菲的智能手机,硬件的利用率并不高,“智能”部分遭到闲置,成了一款绚丽一点的非智能手机。 这种应用获取的难题其实有两个层次,一些用户找到应用下载渠道尚需别人帮助;而另一些用户则卡在了下载、安装等操作上。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户对于新应用发现的渠道并不流畅,即便即便手头有了应用下载的工具,很多应用还是难以出现在他的眼前,哪怕这款应用能够解决他的需求。 来源:创事记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15910953501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