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产业观察 >> 正文
 
华为打虎记:如何迎战思科等劲敌 站到最后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0月22日 07:32    

按照华为企业业务的战略,到2015年,其企业业务销售收入要达到150亿美元。毫无疑问,华为将挤压思科的份额和利润,这让思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而眼下的思科,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硅谷神话:收入增长放缓,利润惨跌,裁员度日,市值不到高峰期的1/5。

在过去五年,思科路由器市场份额从66%降至55%,交换机市场份额下跌2%至67%。此情此景下,思科必须保住其最后的自留地:美国市场,但面对华为的低价策略,似乎又难以击破。

一位思科经销商说,以一套思科“网真”视频会议产品为例,国内售价高达200多万元人民币,而华为推出的类似产品售价仅为100万元人民币左右。虽然思科一直声称自己产品质量远优于竞争对手,但是依旧被抢走了不少订单。

在一场标的为600多万元的网络设备招标项目中,思科报价500多万元,而华为仅报190万元。尽管可以从后续服务弥补短期损失,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思科不可能轻易参与这种杀价游戏。

利用价格利器撬动市场,是华为极为重要的竞争战略之一。本世纪初,华为快速地把握住泡沫破灭之后追求投资回报率的需求变化,将GSM交换机每线价格从原来的400美元降到了80美元甚至更低。

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华为在美国报纸上打出广告:“它们唯一不同的是价格”,引起了思科、阿尔卡特等巨头的强烈反弹。

有设备商海外事业部人士私下坦言,华为的撒手锏就是低价,“价格要低到让国外厂商一听到有中兴、华为在就自动走开”。

这并不是不能说的秘密。华为采用的都是“管道式营销”手法———主设备(管道)不赚钱,甚至是亏本的;赚钱靠的是管道里流出来的东西,也就是后期的辅设备,各种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升级费用等等。

“有时候,一张订单是进入一个市场的标志,公司都会去争取。”电信分析师张宇称,“一张低于成本的订单可能是策略性的,公司看重的,是订单背后的服务空间、网络升级扩容空间等方面。”

苦练内功:甘削己足,适IBM之履

压强原则和低价策略让华为在市场开拓上如有神助,但研发管理体系的打造却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达成。

1998年,华为交换机用户板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对全网一百多万块用户板进行整改;2000年,华为因为光网络设备的电源问题而从网上回收、替换了20多万块电路板,造成十几亿损失……所有这些错误都会要求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全部推倒重来,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华为下定决心,要改变其研发管理体系。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正式启动,内容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支持系统,包括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和财务四统一等八个项目。

“没有IBM,就没有今天的华为。”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直言不讳。

引入IB M合作前,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仅50%,而国际上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而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商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重整供应链的目的就是为了设计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成本最低的集成供应链。

[1]  [2]  [3]  [4]  [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 者:彭琳 李冰如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PCT专利申请  LTE  Telus  思科路由器  劲敌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