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要闻 >> 正文
 
设备商、终端商“反水” 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经受挑战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7日 15:25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揭阳移动集团客户部 陈亮

如果当下有人问: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市场竞争态势还是三大运营商针锋相对?回答恐怕没那么肯定。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逐渐席卷中国的今天,运营商的最大对手可能会是腾讯、阿里巴巴,或者是任何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小公司—谁又能保证Facebook的神话不会再次上演?

在个人通信市场,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受到挑战;即便是在拥有“话语权”的集团客户市场,运营商如今也在受到来自通信硬件企业、通信终端企业的挑战,去年联想一举拿下上海市长宁区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便是一例,难怪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的董事长迪迪埃·隆巴德会惊呼运营商已经逐渐沦为了“哑管道”。运营商究竟为何会在个人客户市场和集团客户市场中“腹背受敌”?

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笔者认为,从集团客户通信市场的演变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5年以前,在该阶段,集团客户通信需求大多以固定语音和相应增值业务为主(如固定电话和传真等),部分企业开始建设内部的数据通信网络(Intranet)和企业专用网络(Private Network/Virtual Private Network),但是对基于互联网或者移动化的解决方案并未普及。

该阶段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商之间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企业网硬件方面多是电信设备商之间的争夺,而运营商以中国电信为主导,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之间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

第二阶段是2005~2009年,2005年8月8日,中国电信商务领航正式上市,中国电信开始面向集团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业务,重在基于传统电信网络向客户桌面延伸的综合信息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也开始利用其移动通信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推出一系列的行业解决方案,一时间运营商携着各路合作伙伴(包括系统集成商和通信设备商等)开始在各行各业中“遍地开花”。这一阶段的竞争格局是以运营商为主导、联合软硬件多方面的合作伙伴开展的“1+N”式竞争。

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三大运营商都拿到了全业务牌照(中国移动在宽带业务方面稍特殊些),通信设备商和通信终端商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用户需求日趋活跃的“双重刺激”下,也开始涉足解决方案领域,特别是黑莓和苹果的成功树立起了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现阶段的竞争格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竞争,谁能够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谁就能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运营商应对之道

不可否认的是,运营商在集团客户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受到挑战,甚至遭到了通信设备商和通信终端商的“反制”。运营商要摆脱“背腹受敌”的局面,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尽快着手。

首先,转变观念。由于长期处于电信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国内电信市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运营商中的大部分领导和业务骨干的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以我为主、以系统为主”的传统观念中。而向来处在“弱肉强食”的通信设备市场和通信终端市场上各企业厂商的发展思路则正好相反—谁背离了客户,谁就要被市场淘汰。因此,笔者希望,那些“身居庙堂”的电信运营商应该尽快摒弃以往的旧观念,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做到进一步贴近客户和市场。

其次,强化ICT机构和职能。显而易见,中国电信的ICT机构走在了其他两家运营商的前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这方面还稍显薄弱。但是在2011年,运营商们全部瞄准了ICT市场,并在人员和资源投入上给出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撑,以期能够进一步弥补自身产品与实际市场需求间存在的差距。笔者也希望,运营商们能够同时强化ICT机构和职能,大胆吸收和启用ICT市场和技术人才,并给予更多保障。通信世界网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企业网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