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产业观察 >> 正文
华为的天花板:从价格战到“用土地换和平”
2007年9月11日 11:59    新浪科技    评论()    阅读:
作 者:赢周刊

    其次,购货方信用不断下降,拖欠货款日趋严重。有业内人士初步调研分析,几大设备制造商累计被拖欠货款平均在30~50亿元,而华为虽然依靠买方贷款减少了部分欠款压力,但估计被拖欠货款仍在20亿元以上,其中部分将成为坏账或死账。

    对于拖欠款,华为采取了以现金流压成本,实施买放信贷,当场不收钱就不签合同,或把贷款责任压给买方,依靠华为整体实力引入第三方贷款,并成立制度化的追款小组等,由此,回款率已平均达到80%以上,目前,一年期坏死账占2%,二年期1%。

    信贷危机可能引发华为的资金风险。2004年华为的资产负债率约为55%。虽然当前华为在各银行有良好的信誉度,贷款障碍也不多,但是,受价格战和拖欠款影响,华为面对高负债和与销售额不对称的现金流影响,一但市场发生波动,资本链均可出现断裂,如届时银行加大索债,华为将难以应对。

    华为一位高层曾骄傲地自称,企业现在的负债率约为50%,处于安全的水平。但深究起来,这种状况的取得却是不安全的,因为它是通过发放股权形成的,这似乎也是任正非最后一招:2003年动用几十亿元的未分配股权,再次给予80%以上的员工

    股票购买权。据华为内部人士估计,假如按照目前华为每股净资产计算,全部兑现员工的股权将接近100亿元。这对华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消化这个包袱的办法只有上市,让资本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希望掉到河里去。”任正非对企业风险控制一直很重视。

[1]  [2]  [3]  编 辑:颜溢辉
关键字搜索:华为  价格  国际化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