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家电信运营商陆续发布了其2013年业绩报告,整体而言,从营收和净利润上看三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营收上,中国移动仍占据半壁江山,净利润也占据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不过,相较营收中国移动在净利润上的占比下滑幅度略大,相较2012年占市场总体净利润85.4%的份额,中国移动2013年下滑了4.1个百分比,相应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提升了1.8和2.3个百分比。
在用户发展方面,相较2012年平均84.3%的3G用户增长率,2013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3G用户增长率分别为49.3%、54.1%、60.4%,说明2G存量用户对3G用户发展的拉动作用开始减弱。
同时,三家运营商都面临着ARPU值下滑、以成本换市场的困境,这说明三家运营商在竞争方面缺少差异化,因为业务的创新程度不够,使得在面临市场竞争时很容易陷入价格战的泥沼。
当然,2013年三家运营商在具体经营中还是各具特色,为此,本刊记者特邀请业界分析师针对2013的财报内容对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中国电信
总体特征:回归利润正增长
作为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能够实现收入、利润与用户量的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2013年中国电信用户数增长与收入增长放缓,而利润增长率实现了从上年的负数到本年正数的扭转,预计主要是由于投资的减少。
主要问题:创新力不足
第一,用户数的增长速度高于收入的增长,说明用户的ARPU值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电信在目前竞争中还是多通过降低价格以吸引用户。
第二,缺乏增值产品对移动互联网或宽带业务的填充。其主要原因是自有创新力欠缺,原创较少,往往是市场跟随者。
第三,2013年12月用户增长出现大幅度下跌,2014年1月甚至出现用户净流失。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竞争对手的促销攻势以及4G产品商用。
未来趋势:竞争形势严峻
2014年对中国电信而言将是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电信需要投入巨资进行4G网络的建设,这同其它两家公司可以进行升级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同时,4G将会对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的发展产生明显冲击,尽管三家运营商均已经实现了4G的商用,但中国电信将会是实际商用时间最晚的一家(以大量4G终端上市为标志)。
另外,中国移动进入宽带市场对中国电信在固网市场的领先地位冲击明显,中国移动作为挑战者,可以通过低价争抢用户,而中国电信尚处在犹豫中,应战则意味着存量用户的ARPU值将出现大幅度降低,而如果不应战则可能导致现有用户的大量流失。
中国移动
总体特征:聚合平台能力未能突破
从年报上看,中国移动传统业务收入已经从成熟期逐渐转向衰退期,“第二收入曲线”的流量业务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附加价值低,高附加价值部分被OTT获取,中国移动在智能管道和聚合平台方面依旧没有明显突破。不过,专线业务增长明显,尽管在中国移动的整体收入中占比不高,但专线业务的增长对两个竞争对手的固定通信业务和利润收入来源是一个较大的威胁,基本达到了中国移动以全业务竞争牵制对手的目的。
主要问题:以成本换市场现象严重
第一,营收增长幅度低于两个竞争对手。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移动业务基数大、3G市场竞争表现不佳,虽有大量的3G用户,但实际上多是2G换终端用户,对整体业务增长并没有像联通3G用户那样起到关键性的助推作用。
第二,EBITDA率继上年之后继续下滑。这意味着财务健康度和盈利能力下滑,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业务的增长难以为继,而市场过度竞争导致又营销成本过高,且营销成本中,如终端补贴,实际上有相当部分并未能转化为预想的收益,而是被其他环节(如拆机商)不合理的获取了。
第三,传统业务收入增长滞后于用户数增长,流量增长幅度虽大但与收入不匹配问题依然明显,这是由于流量经营中过分强调流量的“量”而非“质”,流量经营中的流量附加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只能纯粹依靠量来增收,一旦碰到市场竞争就容易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
总体而言,到2013年底,中国移动部分区域的新增市场收入已经被中国联通超过,部分区域的收入增长已经出现下滑,形势十分紧迫。
未来趋势:重构核心竞争力
2014年,4G发展是移动通信市场的一张重要的王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被动局面,但网络覆盖和终端问题需要尽快“催熟”。同时,新的竞争对手(如腾讯等)已经在开始圈定新的地盘和价值链,并逐渐将运营商排挤在价值链的边缘。因此,中国移动必须重新构建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将核心竞争力从“优质网络与服务”转变为“智能管道与聚合平台”,主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重构价值链地位,这一点将决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未来的定位。
虽然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尝试新的价值模式,但传统业务运维思路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过去的成功经验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阻碍新市场发展的阻力,“智慧运营”还需要时间才能实现。同时,集团公司开始也已推动组织机构转型,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但转型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中国联通
总体特征:发展态势为历年最优
2013年,中国联通不仅收入总量达到新高,同比上年增长约18.5%,远超行业平均约9%的增速,利润率同比增速也达到近50%;同时,移动与固网业务收入占比,语音与数据业务占比,宽带占固网收入比等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收入质量更加优化;此外,营业收入、电信服务收入、利润、EBITDA等关键财务指标全线飘红。整体而言,无论是在收入总量、利润总量、收入结构还是发展态势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年来的最优。
主要问题:高成本低激励危机
第一,销售费用及终端补贴费用保持较高水平,且仍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中。从中国联通2013年的成本结构来看,销售费用和终端补贴费用的同比增速远超收入增速,这从某种程度反映出联通面向新增用户高渠道佣金的销售政策,且随着渠道尤其是大型连锁渠道的谈判能力增强,销售费用和终端补贴的闸门被进一步放开。这种高佣金激励和高补贴的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拉动了渠道销售3G相关产品的积极性,但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因为渠道过分关注新增用户而导致的高流失率。此外,随着移动用户市场的日趋饱和,增量用户市场越来越有限,各运营商在渠道层面聚焦转网用户的渠道竞争也使得处于高位的联通难以持续承受。
第二,员工薪酬及福利开支尽管绝对规模有所增长,但占收比维持不变,仍在行业相对不高的水平,人才流失现象突出。2013年中国联通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被硬性控制在与2012年相同的水平约10.7%,而对应的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反而下降了约0.4个百分点,尽管绝对值有约10.4%的增长,但仍难以满足中国联通目前的人工成本增长的需求。相比国际领先运营商,中国联通的人工成本占收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人均人工成本更是严重偏低,在存量员工因国企机制难以退出,而又需要大批高素质新型人才加入的背景下,通过硬性控制而导致人工成本占收比下降,将使得联通的人才引入和发展战略出现危机,2013年出现的联通高管批量跳槽到虚拟运营商就是这一危机的显现。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联通应从只关注3G新增用户的营销策略转向增量和存量策略并举,尤其要强化存量用户经营的能力和相应的团队建设,并针对性匹配相应的成本投入。通过“双手并举”的策略优化成本使用结构,提升销售成本和终端补贴的效率,进而为人工成本的提升留出空间,为优化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供坚实的成本支持。如此,才有可能使联通进入良性持续发展的轨道,避免陷入短期增长的陷阱。
未来趋势:4G与固网带来不确定性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中国联通2014年将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关键在于4G竞争模式和宽带领域发展模式的定格。
一方面,在存量收入方面,固网语音收入进一步衰退,随着2G/3G/4G融合运营,2G收入将不可避免的快速下滑,而3G与宽带用户ARPU也处于下滑通道;在增量收入方面,由于三家运营商统一运营TD-LTE标准的4G网络,而在4G网络建设上中国移动遥遥领先,如中国联通在2014年未能获得具差异化优势的LTE FDD牌照,其3G用户增长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此外,由于中国移动在2013年已获得固网牌照,2014年的固网宽带市场也将迎来混战,联通在宽带领域的增长也有可能被拉低。
另一方面,随着联通的3G网络日益成熟,尤其是大部分重点城市全面升级42M之后,网络覆盖质量将大幅改观。伴随4G的商用,移动数据流量消费将被激活,中国联通在流量经营方面的潜力将变得空前巨大,收入增长的预期将有望拉动中国联通的总营收高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