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Skype、WhatsApp相继推出;2010年,KakaoTalk、Kik Messenger、Viber问世;2011年,微信、Line、Facebook Messenger等也不甘人后。目前,它们的用户数都达到亿级,功能也扩展到网络语音电话、高清视频聊天、群聊、音频发送、对讲机模式、游戏等。即时通讯咄咄逼人的态势,让传统运营商不得不直接面对,并作出无奈选择:接受它,还是对抗到底。
传统电信运营商要面对的事实是,即时通讯对传统业务的替代与日俱增。根据RADICATI集团的预测,2013年即时通讯注册用户数为34亿,到2017年将达到44.6亿。Informa的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每天发送191亿OTT信息,此时的手机短信是176亿条。到2013年底,这两个数据将是410亿和195亿,差距在拉大。
进退维谷的运营商该如何应对?回避肯定不是长久之计,Orange、docomo都已做了较积极的举措。
Orange于2012年11月推出自有的即时通讯应用软件Libon,以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Libon提供免费和收费服务,如果沟通双方都使用Libon,则可以在应用内直接进行免费的通话、短消息及语音邮件服务。而如果选择2.99美元的月租套餐,则还可获得额外的功能,包括通过VoIP打电话给非Libon用户、无限的个性化语音邮箱问候模板等。docomo的做法是与Line合作,在日本推出联合服务,提供免费的语音业务。
为了应对互联网业务的挑战,GSM协会也在积极推进富通信套件(RCS)标准的制定和产业化活动。RCS是一种基于手机地址本的,集语音、即时消息、文件传输、内容共享、呈现、位置服务等多种通信方式于一体的融合通信服务。
面对OTT的咄咄逼人的冲击,中国的运营商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一是根据数据流量包来设计不同档次的套餐,逐渐释放语音与短信的经营风险;二是与OTT提供商协同合作,在自己的数据服务计划中捆绑OTT服务。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面对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电信运营商丢掉包袱、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才是明智之举。(孙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