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阚凯力:“放炮”是一种表达方式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月4日 10:37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徐超
“阚大炮”是通信行业内甚至行业外都耳熟能详的一个称号。对于这个称号,作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的阚凯力从来没有公开辩解过。 “胡阚之争”上升到国家层面 在2005年,3G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通信业内的话题,作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的胡鞍钢,编写了一份《中国3G世纪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胡鞍钢力主中国应尽早启动3G,这一表述引发了行业内外的讨论热潮,并得到很多支持。 不过,阚凯力在第一时间内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胡阚之争”。到2006年,这个争论进一步升级。阚凯力在反对上3G的基础上,不断抛出各种有震撼力的结论。 “我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市场没有需求的话,再好的东西也不行,不管是几G都没用。”在阚凯力看来,这场争论对弄清我国关系到几千亿的投资决策有好处。 随后,阚凯力的“3G是毫无用处的屠龙术”、“3G没有需求,会出现几千亿巨额亏损”、“3G时代国产手机厂商会全部死亡”、“上了3G,也会很快被无线宽带网淘汰”等等唱衰3G的言论不断抛出,从而引起了业界的一次次侧目。 缺乏理智还是坚持真理? 由于阚凯力观点的震撼性,他一直遭受到许多不客气的批评,有人认为他观点很少有数据支持,所有的观点都是“不理智的言论”。“哗众取宠”成为他在一些人心中的标签,有人认为,阚凯力不懂电信,他是为了在第一时间“引起别人注意”。 不过,接近阚凯力的学生表示,阚教授惟一的问题就是敢讲真话。因为有一些事情证明,阚凯力的论调当时看上去很偏激,但几年后却证明了他的一些观点。 在90年代,阚凯力断定小灵通必死的言论遭遇业界千夫所指。现在看来,小灵通日见式微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也印证了他当时的判断。因此,发生在2006年前后的争论,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沉淀呢?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阚凯力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