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398期 >> 特别策划 >> 正文
因势利导“山寨机”
2008年12月31日 13:41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李学博

    在过去的2008年中,“山寨”一词在神州大地上的曝光程度令人惊讶,并且由此变成了一种文化——凡事皆可山寨。在山寨火爆的背景之下,山寨机的行情在2008年的发展情况却显得不大稳健。

    火爆同时做坏手机市场产业链

    从2008年初开始,黑手机产业链的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关注,其时,市场定位还不及后来的火爆,但是随着“手机作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及山寨一词的出现,市场上消费者对其追捧情绪日益高涨,山寨机凭借着其价格低廉、创新力强、市场响应灵活等优势在全国市场掀起了一股浪潮,并逐渐从三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一线城市蔓延。一时之间,山寨机风光无限。

    造成这一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来自于芯片层面。台湾芯片企业联发科在芯片销售和支持上采取的方式使手机的研发门槛急速降低,大多数厂商都可以迅速投入到手机研发和生产当中,联发科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且获得了“山寨机之父”的称号。

    在产业链中,首先受到其影响的自然是手机终端厂商,尤其以国产厂商受到的影响为甚,整个国产手机产业链均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山寨机采用的是不规范的市场手段,与传统途径按部就班发展的手机企业相比具备着先天的优势。

    另一个层面,山寨机还引发了关于手机终端入网资格审查的争论,终端厂商认为应该有更快的入网资格审查速度和更低的入网资格审查价格,这样将使终端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更快,市场响应能力更强,提升厂商的竞争力。不可否认,山寨机对于国产手机产业链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产品性能、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得日益明显。

    随后,国家在政策层面对于山寨机也开始逐步表达自己的态度,《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均对山寨机进行了专题报道,强调了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规范市场环境的重要性。对山寨机的治理手段也逐步出台。

    治理山寨机力度不断加大

    在治理山寨机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政策是在不断加大的。起初,主要是在市场层面对山寨机加以限制,对其产品合格与否进行控制。随后,开始从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对这一市场进行治理。

    12月初,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对外宣布,工信部下属电信终端测试技术协会(TAF)取得了GSMA(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授权,可以在国内向手机企业核发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俗称“机身码”)。与这一消息相对应,为加强手机IMEI管理,工信部还将开发“移动电话机IMEI号码登记核查管理系统”,为国内手机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提升国产手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终端产品而言,这一措施将提高技术层面对终端的支持,山寨机因为在IMEI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受到限制。

    对于机身码而言,如果想进行更多的控制,与机身码配套的措施还有许多需要具体,比如建立起更健全的机身码管理系统等。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一政策是为未来治理手机终端市场环境起了一个好头。而对于山寨机而言,政府近期的措施已经表达了其态度,手机终端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治理,手机产业链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以赢得发展空间,关于治理山寨机、规范手机市场的规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宏观规划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至关重要。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山寨机  产业链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