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诚信缺失让SP吸费屡禁不止--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诚信缺失让SP吸费屡禁不止
2009年12月31日 09:06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磐石之心

    运营商的SP二次确认规定让SP迅速放弃包月扣费模式,转向更为快捷、更为方便的点播扣费,这不仅规避了二次确认的风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收益,点播费用一次1元到3元不等。除了扣费形式改变,SP也将点播扣费的方式做到了无孔不入,从手机游戏到流氓软件,再到最近所谓的手机内置低俗菜单吸引点击。

    SP吸费为何屡禁不止?对此问题的讨论自从2003年至今未停止过。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运营商、SP服务商、WAP网站、法律法规、手机企业等等似乎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企业都有责任,但并非SP吸费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有人说,是因为利益驱动才让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不愿放弃SP。但是放眼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SP增值服务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在中国却不足运营商收入的20%,而这20%的收入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用户的误操作和SP吸费。为何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让SP增值服务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何在中国却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呢?

    比如,在日本i-mode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获知公交车到站信息,可以通过付费看手机小说,可以通过手机购物,通过手机包月玩游戏,购买音乐彩铃,通过手机享受GPS定位服务等等。而在中国我们的SP大多是在利用一些暧昧的字眼,诱惑的语言或者图片,引导用户点击,从而实施点播扣费,由于用户未获得实际的价值,因此将这种扣费称为“吸费”。

    为何中国就没有这些正规的,有价值的SP增值服务呢?其实,在中国有价值的SP增值服务并不是没有,只是比较少罢了。比如,手机音乐购买、手机游戏、手机阅读、手机钱包等等。但是这些有价值的SP却并未成为主流,反而依靠欺诈点播的SP占据了较大份额。这种状况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以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关系密切,更是中国诚信制度缺失的集体表现。

    中国消费者是最不舍的花钱买知识产权的群体,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习惯于“拿来主义”。这一点在电影、图书、音乐、软件、游戏等方面体现的非常淋漓尽致,因为这些产业已经成为盗版的天堂。除了不愿花钱购买知识产权,我们也不愿购买服务。在国外盛行多年的产品“延保”服务,在中国的家电连锁、B2C网店上也均有销售,可惜买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花钱买服务。

    不愿花钱买知识产权,不愿花钱买服务,直接的后果是知识产权产业和服务产业从业者不愿过多投入研发,因此也无法产生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产品,这无疑是个恶性循环。再加上中国在SP增值服务上的监管不利,导致SP吸费屡禁不止。假如我们都愿意花钱购买音乐、都愿意花钱购买GPS定位服务、都愿意掏钱玩手机游戏、愿意掏钱买手机阅读器,那么中国8亿手机用户的庞大市场将为SP行业和运营商贡献巨大的利润,从而推动行业创新,可惜这些只是假设。

    我们诅咒SP服务商欺诈扣费行为,我们批判运营商监管不利,但是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却是中国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中国消费者不愿为知识和服务买单。因此笔者认为,改变中国知识产权现状、鼓励科技创新、尊重服务这都有利于改变目前SP吸费现象,繁荣中国通信行业。这也是为何在前不久我力排众议撰文《广电封杀BT并非一无是处》的原因所在。

    最后,我也倡议各大媒体通过舆论来提醒中国消费者尊重知识产权,坚守诚信。这才是打击SP吸费,繁荣通信行业的正道,只是一味的批判产业链,只是治标不治本。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SP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作 者 资 料
磐石之心
本名王斌,消费电子行业专家、学者,多家媒体特约作者,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手机,家电,连锁经营,互联网,电脑 丰饶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对比。
MSN:pifanews@hotmail.com
邮箱:pifanews@163.com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