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GN >> 市场 >> 正文
针对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思考
2007年9月4日 10:41    中国联通网站    评论()    阅读:

    (2)端到端问题说到底是网络技术的可扩展性问题,在研究和部署承载网时,特别要考虑可扩展性问题。

    下一代业务网

    电信网是商业网,其商业模型至关重要。从前电信网的商业模型是清晰的,电信运营商通过将电信网资源出租、出售和通过电信业务网提供服务来获得收益,以此来保持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电信网整体上运作得很好。

    受到互联网冲击后,特别是受到互联网业务免费的冲击后,电信运营者对自己原有的商业模型变得没有信心;尽快确立合理的电信商业模型,并使用相应的技术来保证这种商业模型的实施,是目前电信经营者需要重点考虑,并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

    电信运营商要不要通过电信业务网提供服务来获得收益,要不要提供特色和不同等级、不同收费的服务和有差别服务,如何提供这种有差别的服务?

    接入费包月,业务免费提供,依靠广告或资本运作来维持运营,是否符合电信经营的商业模型,能否支持产业的良性发展?

    业务网与承载网相分离后,业务网不自成系统,是否能够独立发展?

    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是电信业务网中唯一完备的网络,其通信功能完整、标准体系完备、监管手段齐全,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大众的主要通信工具,也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宽带业务网是未来电信要重点发展的业务网,也是电信运营商未来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思路和完备的标准体系(正在研究和制定),无法形成相应的产业。别电信运营商而言,目前最缺乏的是可以经营和运营的宽带电信业务网。

    电信业至今没有自己的宽带业务网,处于“有网(承载网)没有业务(业务网)”的状态,因此宽带网的电信经营者没有具备完整的电信经营能力。互联网业务是目前电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宽带IP电信业务的主体,互联网业务与电信承载网有相当强烈的依存关系。尽管互联网业务是以寄生网的形式与电信承载网共存,目前还处于良性共存状态,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但由于两者的商业模式完全相背,因此这种状态不可能长期存在。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随着Web2.0、Web3.0和P2P的应用,寄生网的恶性程度在增加,资源无度的消耗,监管难度增加,将会导致电信网以互联网业务为其主体业务的风险大增(包括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目前,业务网可以分为两类,即寄生性业务网和经营性业务网。

    (1)寄生性业务网的特点是不拥有承载资源,是以承载网的寄生网形态存在。由于它无须为它所消耗的承载网资源付出费用,这样的业务网成本低,发展容易,但由于不掌控资源,无法掌控业务网发展的主动权,无法向用户提供任何关于业务网的承诺(包括服务质量、相应的售后服务等),因此这样的业务网实际上是不可经营的。由于寄生者一般不考虑宿主的意愿和承受力,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此寄生性业务网的趋势是不自律,资源掠夺式消耗,难以持续发展。

    (2)经营性业务网的特点是拥有承载资源,需要为它所消耗的承载网资源付出费用,网络成本高,发展的门槛也较高,但由于它掌控承载网资源,也就掌控业务网发展的主动权,可以向用户提供关于业务网的承诺。这样的业务网可以经营,可以获得良性发展。由于经营性业务网的资源使用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经营性业务网将会有效合理的使用资源,以求得最高单位资源的性价比。业务网的拥有者和承载网的拥有者可以不是同一个运营者,但是,业务网需要的承载网资源的使用权是属于业务网运营商的,他们必须是属于同一个经营实体,以确保运营中的资源掌控权。

[1]  [2]  [3]  [4]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下一代网络    互联网  发展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