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GN >> 技术 >> 正文
中国移动软交换IP承载语音业务的实现
2007年11月5日 10:03    泰尔网    评论()    
作 者:徐建

    测试表明关闭VAD和打开VAD的差异很小;建议在以后的实际网络中使用VAD的方式。通过使用静音监测来减少了网络的流量。

    测试表明使用G.711和使用AMR212.2kbit/s,主观感觉上差异很小;建议在以后的实际网络中使用AMR212.2kbit/s的方式,从而减少网络的流量。

    2.3.2客观语音质量测试(如表6所示)

    表6  客观语音质量测试

    打开和关闭VAD对语音质量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对于网络流量的传输会比较大;打开VAD,等于为语音增加了一个激活因子,如果以激活因子0.6来计算,则会减少约30%的带宽,因此建议开启VAD功能。

    利用仪器直接测试现网,数值为3.11;因为本次测试使用的是室内实验室功率很小的基站,如果忽略这个因素对语音质量的影响,则移动软交换端局和移动TDM端局基本一致,从客观语音评测的角度来看,移动软交换端局的IP承载,并不会降低原有TDM的语音质量。

    2.3.3语音质量测试结果

    采用中兴软交换架构的核心网,对于局内软交换语音质量没有影响,基本与现网一致或略高。

    对于局内,打开和关闭VAD,对客观话音质量评价的结果影响较小。

    对于局间采用AMR2和G.711,打开和关闭VAD,对话音影响也是很小;考虑IP承载后的网络间话音流量,建议采用AMR2,并打开VAD。

    2.4系统功能测试

    系统功能测试就是在软交换IP承载网上测试所有中国移动现在已经开展的各种业务。通过对所有业务类别进行测试(在此不一一列出)之后验证了软交换IP承载网完全能够支持所有业务的承载,而且能够达到或超过传统TDM网的性能水平。

    2.5设备兼容性测试

    在上述测试的基础上,我们还在中国移动统一组织下实施了第二阶段测试:同一省内不同的软交换设备厂家之间的IP承载语音的测试,验证了不同软交换设备之间完全能够在IP承载网上实现各种业务的互通;在此之后进行了第三阶段测试:跨省测试。通过在省际层面引入CMN(呼叫协调节点),来完成全网被叫号码分析及省际软交换机之间信令链路的汇聚,验证了全国软交换之间及全国软交换和TDM局之间在IP承载网上业务互通的能力。以上所有的测试都得到了优良的测试结果。

    3、结束语

    通过3个阶段的现网测试,充分验证了中国移动软交换IP承载网系统的可靠性及承载业务的能力。按照该方案建设的核心网完全能够达到电信级网络的运行要求。而且,中国移动也将从今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该方案,以完成传统TDM网到下一代网络的演进,为将来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业务需求提高强大的网络支撑能力。

[1]  [2]  [3]  [4]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软交换  IP  承载  业务  语音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