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中国盲文出版社社长 张伟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4日 13:48 通信世界网
作 者:CWW
通信世界网(CWW)11月4日消息 第六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11月3日-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以“公益•责任•价值”为主题,探索信息无障碍的新机遇。通信世界网作为本次大会的直播媒体,将对本次大会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图为 中国盲文出版社社长 张伟 演讲实录: 谢谢!李伟洪主席,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因为昨天我有两位同事已经在“科技复明”的分论坛介绍了情况,今天以我最快的时间结束发言。 刚才六位演讲者都是同行,使我非常受启发,同时感到我们的差距也非常大。盲文出版社是由1953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派他的亲家创建的。当时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话话叫做“盲人是世界上最困难的群体,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这句话到现在我们一直还在践行着我们领导人的嘱托。 中国是盲人最多的国家,一共有1691万盲人。我们出版社是国家支持的四家公益性的出版机构之一。 我的发言一共有几个部分: 一,盲人文化的三次革命性的伟大发明 1、盲文。19世纪,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普及是在50年代,到现在也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伟大的布莱尔的发明,六点制的盲文,使盲文从文化进入了印刷文明。 刚才美国国家盲文出版社的主席保罗·派诺梵诺先生,还有诺尔·雅言先生都已经充分的强调了盲文的重要性。 2、收音机、有声读物。这主要是由19世纪20年代发明的,让盲人用点波文化可以接受大量听觉的信息,印刷文明和音频的文化由于现在有80多年的历史,给盲人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到现在为止,收音机、有声读物还是盲人的首选。 3、近二三十年来,以计算进为代表的新的互联网信息处理途径。这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读屏软件,一个也算是我们非常敬仰的,刚才伟洪主席用了非常敬仰的丁·布立兹先生发明的盲文点显器。尽管非常昂贵,但是盲人朋友一旦拥有了它就爱不释手。 我是跟伟洪主席多年的同事,他是每次都带着它,每次发言都带着它。在信息无障碍第一届论坛04年10月15号盲人节,他也是带着丁·布立兹先生发明的点显器来主持的这个会议。 二,技术发展引起盲人需求变化 按正常明眼人8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盲人有大概超过一半的人,低视力的还是通过大字本的读物,同时还通过一定的电子助视器来获得信息;触觉信息主要是读盲文,在布莱尔之前还是读盲文,对于英语来讲,字母凸起来还可以,但是对于汉语来讲就太困难了,在布莱尔之前,汉语凸起的很少。 听觉信息一个是传统的用人工的送读、朗读,一个是语音合成。现在DAISY书是全世界目前最流行也是最方便盲人用的格式。 需求的变化: 1、盲人对计算机的依赖,盲人一旦学会了上网,就会空前的热情。 2、有声读物的比例大幅上升。不光中国这样,了解了我们的同行英国、德国、日本,包括美国的同行,他们的共识都是盲人在大量的使用有声读物。 3、技术也是双刃剑,它的负面效应就是使得许多盲童,还有刚才布朗恩·麦克唐纳总裁也讲了美国的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我们也是经常在跟盲协一起搞座谈会的时候,今年我们还搞了一个200周年的纪念会,非常令人担忧的是盲童和中年失明的盲人他们过度依赖电脑或者过度的用有声读物,对于盲文的学习不如过去的热情高。 现在的比例刚才布朗恩·麦克唐纳先生说的是美国15%,欧洲我们问了一下德国和英国的情况,他们是7%左右,中国跟伟洪主席的讨论是不足10%,盲人当中能读懂盲文的不足10%,这个数量恐怕要比这个低。 4、数字出版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得盲人随身携带图书馆,随处阅读成为广大盲人新的需求和期待。 三,目前为盲人服务的不足之处 我们感到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 1、总体数量不足。 2、盲人文化建设领域不够,欠帐很多。 3、集成高科技的手段满足盲人的探求需求不足。 四,针对盲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的应对策略 1、在内容生产方面,做好与明眼人出版与信息服务的对接问题。现在听到英国的同行,他们要使盲人朋友能够读到同样内容,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价格给盲人提供产品。我想这只是在很少的领域,各国差距都很大,明眼人的书是海量的,中国是一年25万个品种,而编成盲文的书不足5万品种,差距非常大。 根据盲人特点生产个性化的创作作品,协调好传统出版物的结构和比例问题。 2、积极推进DAISY的格式。DAISY主席两次参加我们的论坛,都是给我们很多的帮助。 3、我们跟中国盲协做一个呼吁,我们一起倡议多年,大力推广盲文和计算机两个方面,扫除两种文盲。一个是不懂盲文的中年以下的盲人或者盲童,或者懂得很少。其实很多文化程度很高的中年失明的盲人朋友也不怎么使用盲文,其实对他自己进一步的发展是有障碍的,我们各方面要做一些工作。第二就是扫除电脑盲。 4、创新传播手段,研发一系列的信息终端,包括点显器等等。 5、在策略上,响应刚才布朗恩·麦克唐纳先生的提议,“全球合作,创造人道的多赢”,联合海外内的多种力量形成合力,研发和生产出盲人买得起用得好的一系列设备。强化盲人的能力建设和潜能开发,给盲人做一个人力资源,对社会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中国有14万盲人他们给社会作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同时他们的个人生活也是很好的。中国当然也有一些盲人的教授、一些盲人的工程师,但是比例还是很少。 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看到保罗·派诺梵诺先生,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同时他是哈佛大学毕业,这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讲,这两各大学都是梦寐以求的。 还有魔术盲文的工程师诺尔·雅言先生,他表演的,那天我们看到多种魔术的表演,非常惊奇。这方面我相信大家互相交流,一定能够对发展盲人的潜能、提高盲人的生活质量,激活他们的潜能和提高幸福指数有很大的帮助。 6、构建多方参与的盲人文化服务体系,多方位的满足盲人的需求。我们列了传统的几项,盲人打字本、有声读物,用品用具。我们出版社有一个服务部有1000多个品种,这个也是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方式。同时盲文和数字图书馆免费的借阅服务。还有我们经常也和美国国家盲文出版社一样,经常搞一些募捐,募捐完了以后用在盲人身上,几乎免费送给盲人好多产品。 [1] [2]
编 辑:石美君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18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