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技术 >> 大数据 >> 正文
枷锁or创新:大数据凭什么重构中国“智造”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7月15日 16:39
标签:大数据
 

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国家和产业链各层面人士正在将关注目光聚焦在科技创新层面。再煅中国制造业,从大数据分析中找寻前行动力,已经成为每个制造企业必要接受的一场洗礼。

聚焦在我国的优势制造行业——装备制造业中,如果生产制造系统发生重大变更的时候,能够自动识别并找到最佳的作业条件,设备发生故障、原材料特性发生变化或者能源和人力成本发生变化,能够提前被预估,那么是不是有前瞻性?根据客户在各类平台的反馈数据,改进自身企业所制造出的产品细节,提升客户对于大型制造产品的满意度?大数据在中国制造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产业在探究,技术在完备,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之箭已在弦上,蓄势待发。

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企业中,生产信息化虽已成普及态势,但对各类数据信息的进一步挖掘工作,可以说还处于刀耕火种原始未开发阶段。与其他行业不同,制造企业相对传统,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待做行业普及和使用。目前能在制造企业中用好大数据分析的还不多。特别是企业一直关注的质量数据更是如此。所以,如何把握住企业内部沉睡的数据,以及广阔互联网平台的外部数据背后,蕴含的海量商业信息与价值,从而做到提升企业产品品质,降低质量成本上来,是未来制造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在这一煅塑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面对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再认知。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是:每天早上起来想一下,这么多数据我能用来干什么,这些价值在哪里可以找到,能不能找到一个别人以前都没有关注的角度做事情。阅读数据分析后的想法和思路,将是打造中国智慧制造企业的最重要资产。

进而,我们会引发出一系列发问,对于制造业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内外部数据分析工作,不能仅是“空头支票”。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技术同样需要和制造业本身做结合。能不能通过量体裁衣的一些有针对性应用来支撑制造企业,特别是从对企业各类电子数据分析、外界的产品评价与使用观点等方向着手落地。比如,对于大型制造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来讲,使用周期相对较长,如何通过挖掘互联网平台或移动平台等各类观点评价、使用情况反馈数据,来让其产生二次生命,充分发掘数据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同样是让企业真正实现高度的“制造业智能”的关键一步,也是大数据在制造业大有可为的坚实一步。

谈到互联网大数据可以重构的制造业方向,目前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试驾、车辆平均故障记录等一系列数据,帮助工程师在新车推出之前实现快速的检测与漏洞修复。所以,我们看到,大数据技术正在深度改变着汽车制造产业。同时,大数据也在重构传统机械制造业,并将成为未来行业变革的催化剂。比如使用谷歌眼镜,工人们的操作细节可以更好的被检测形成数据,并作为提升产品制造细节的一个无形资产。

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本身并没有直接产生服务,最具价值的部分在于:当这些数据在收集以后,会被用于不同的目的,数据被重新再次使用。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方面的跨界联姻,皆因对于数据的再挖掘与再利用。宝马汽车正在携手百度大数据引擎,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之下,通过更为可靠的量化数据,使宝马适时调整产品和服务,来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作为传统的豪华汽车厂商,在互联应用、数字服务、智能技术上宝马与百度做出了诸多尝试。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提升用户体验,宝马通过与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间开展本土化战略合作,以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并在车联网领域进行技术上的深度拓展。比如基于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及深耕技术的共同理念,宝马和百度无线、LBS等事业部的科研、产品开发等不同领域的合作。车企制造业与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强强联合,必定会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带来更多的惊喜,为用户带来更多与众不同的驾驶体验。 因此,互联网必定对制造产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带来变革,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聆听客户的反馈声音。无论这种来自互联网平台对于传统制造业的重构是多么“惊天动地”,其背后不变的,则是一个企业需要对客户的产品满意度自始至终的专注如一。

工业产品的“信息化、智慧化”,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参与。大数据未来可以让制造企业从战略角度更准确地预见未来,在市场营销阶段更精准地营销客服。可以说,针对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最大机遇不在互联网本身,而将在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未来,在企业开拓资本、市场、人才管理的过程中,来自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发现、解决现存隐形问题,并预先对企业未来事态进行预测,从而让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另外,在未来的大数据应用制造业领域,比如在工程机械行业,可以将很多挖掘机都安装地图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运行情况,根据挖掘机每个月工作时间,统计全年的工作情况,由此为其制造企业判断下一年度的市场需求及产品改进措施;基于互联网云服务平台的建模与应用开发,也许可以缩短至两三周就能完成。

互联网的百花齐放及迅速的开发速度,能完美满足客户的动态需求。或许未来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会选择携手互联网企业,来挖掘大数据技术在这些传统行业中的价值所在。类似车企、工程机械行业与互联网平台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强强结合模式,必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更多前行动力,也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有前景的应用出现。通信世界网

 
【作 者:北重汽轮电机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欧阳亮】

来源:比特网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邬贺铨:频率紧张限..
“中国移动说今年要建20万个基站,到时就超过其他国家4G基站总和。但是..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华为IDC/ISP信息安全管理..
IDC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互联网接入服务管理是互联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