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中国4G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覆盖网络,丰富终端,设计资费,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之后,国内三大运营商在4G上的比拼已经进入了实战阶段。
不过,随着升级4G的用户越来越多,一些问题和抱怨也随之出现。比如室内信号覆盖不强,语音通话接通等待时间长、4G资费门槛偏高等等。
对于4G发展初期的问题,日本第三大运营商软银移动的特别顾问、前高级执行副总裁 Ted Matsumoto认为,运营商初期应该集中资源,优先只把大城市的覆盖做好,一开始就农村城市广撒网“没有意义”。
“我并不清楚目前中国用户使用4G具体碰到了什么问题。”Ted Matsumot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是他以3G时代的例子向记者说明,运营商初期必须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否则会得不偿失。
“刚刚升级3G的时候,有些运营商在基站建设和城市网络覆盖还没做好的时候,就急着跟用户说‘我们的3G已经来了’。但现实情况是用户总是找不到3G信号,或者要在3G和2G之间不停地切换。用户体验很不好,而且手机很快就没电了。”Ted Matsumoto表示,不光日本,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结果就是,用户对3G以及一些运营商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而这种固有印象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代价才能消除。
Ted Matsumoto说,他后来跟其他运营商在不同场合交流的时候都会强调说:“对于质量一定不要妥协,特别是当你希望发展新东西的时候。”
不过,任何企业毕竟财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中国并不像日本、韩国,可以比较容易地建成覆盖全国的网络。中国的国土面积以及城乡差距与日韩都相去甚远,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建成优质的全国4G网络。
以日本软银为例,其4G网络已经商用两年多。目前软银在日本拥有LTE FDD基站30000个,LTE TDD基站46000个。基站也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这是已经商用两年的结果。
而中国的情况大不一样。根据中国移动之前宣布的规划,2014年年中预计100个城市具备4G商用条件,至2014年底,超过340个城市的客户可享受到中国移动的4G服务。而中移动在2014年底之前4G基站总部署将超过50万。
中移动在4G商用的第一年就要建设50万个基站,而软银商用两年4G基站也不超过8万个。
对此,Ted Matsumoto给中国运营商的建议是花钱花在重点上,先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投入到大城市中,在城市中做到最完美的覆盖和体验。如果一开始就把60%投入在城市,30%在郊区,10%在更偏远的地方,“这么做完全没有意义。”
Ted给出的理由是,“运营商可以在初期跟用户说,我们就在大城市提供100%的4G覆盖,但是在郊区我们就是0。”这样用户也会形成自己的认知,在城市可以享受到流畅的4G服务,而在郊区依然可以打电话发短信。
如果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就广撒网的话,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城市和郊区的用户体验都不好,大家都不满意。在发展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运营商可以逐渐把4G覆盖到城市外更广阔的地区。
另外,进入4G时代,对运营商“管道化”的担忧越来越多。但是Ted Matsumoto认为,运营商不需要操心应该提供哪些应用服务给用户。应用服务应该留给开发商去做,“运营商的工作就是提供给他们网络。让他们赚钱,我们才能从中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