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牌照发放已经一个多月,但普通消费者关心的4G话题,还是绕着资费在打转。4G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上海中旬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陆续推出4G流量套餐。在上海,“流量套餐分5档,分别为600M到5G不等,对应的资费从50元/月至最高180元/月”的消息一公布,便有细心的网友算起账来:“按照中国移动公布的极限速度1秒下载100M,套餐中最低的600M档6秒钟就能用完。即使是5G套餐,最多就撑个1分钟不到,万一失手,6秒600M流量50元钱便瞬间蒸发,4G真心"用不起"……”在网上,这一话题的讨论更是热闹,“网友为4G资费算账:50元套餐6秒用光”的标题党风格“头条”,引来无数跟贴。“4G套餐就是套钱”、“土豪才用得起”、“垄断行业坑你没商量”……
用4G,真的会6秒钟用掉50元?4G真的是“绣花枕头看着好、用不起”?
“6秒花完50元”太夸张
诚如广告词所说,“4G网络使1秒钟产生不同的体验”。下载一部700M的影片仅需2分钟,一首7M的高品质歌曲不到1秒,明显快于3G的网速,让尝鲜的用户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不禁嘀咕:这么快的速度,流量hold不住怎么办?
用户对“飞一般”速度带来“非一般”流量的担忧不无道理。靠简单除法运算得出的“50元套餐6秒用完”的精打细算,正是这种担忧的表现之一。这种对自身通信消费的担忧,引起许多消费者的共鸣。不过,这一算法本身,却有着巨大漏洞。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撰写博客文章表示,“6秒花完50元”最大的漏洞在于,用户将数据流量单位M(Byte)和网络流量单位比特(bit)画上了等号。数据流量单位是字节,网络流量单位是比特,1字节约等于8比特。因此,即使按照理论峰值来计算,消耗600M流量需要的时间,也是48秒而非6秒。对此付亮指出,100M每秒是TD-LTE理论上的极限速度,无线网络受网络质量和用户聚集程度影响很大,每秒钟的网络速度,没人时100M,有人时20M,人多时几个M,信号不好时可能更低。传输数据时,校验位会占用一部分传输流量,这也会降低实际内容的传输速度。
争论里,也有网友表述了相同观点—极限速率是单个用户独享所有资源时才会发生,如果每个人都能达到,那就不叫是极限速率,而是平均速率了。因此,在实际使用4G网络中,根据信号接收强度,一般速率约为20M-90M/秒,使用600M流量,至少也得需要数分钟的时间,“6秒钟转眼花完50元”的说法,实在是“以讹传讹”。
“4G+WiFi”会是主流
在上海移动之前的4G测试期间,友好用户月均流量高达5.59G,甚至超出了套餐5G流量的上限。因此,除了“6秒花完50元”的忧虑外,4G流量套餐公布后,网友还不约而同地担心套餐不够用直接导致流量费攀升,4G手机买得起用不起。“这就好比把一辆劳斯莱斯轿车送给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但人家依然消费不起!”还有网友认为,要是用4G看视频和看电影,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流量应该有个封顶,消费到一定数额之后,除非“二次确认”,运营商将不再提供流量服务。
对此,付亮认为,一说4G必说下载速度、必举例下载电影,本身就是宣传误区,由于无线资源是有限的,即使到了4G时代,网络传输流量的成本远高于固网,普通手机用户也是消耗不起太多流量的,更不要说无休止地看视频。网友@月夜风行留言:4G不是让你下东西的。按照现在3G的使用习惯,流量完全足够用。4G提升的是速度,减少延迟等待而已,又不是让你拿来当电脑用的,将来的无线架构应该是4G+WiFi,WiFi按照时间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