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技术 >> 要闻 >> 正文
 
数据中心网络开放与封闭道路之争
http://www.cww.net.cn   2011年7月15日 22:52    通信世界网    

首先是直接基于以太网的实现,这种方案要求互联的物理链路能保证是裸光纤或DWDM,使得其和数据中心内部链路形态一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如H3C的IRF2或TRILL技术直接在以太层面打通数据通道。这种技术优点是简单,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光纤资源,并且无法实现城域/广域部署,或者城域/广域部署价格昂贵(DWDM)。

其次是基于MPLS技术的实现方案,也就是要求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网络是已部署为MPLS技术的核心网,这样可以直接通过VLL和VPLS完成数据中心直接的二层互联。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基于MPLS技术可以较为简单的实现城域/广域部署,缺点是需要核心网/城域网支持MPLS技术。

最后是基于IP技术的实现,在任意IP网络开启相应的二层隧道来实现数据中心的互联,这个方案摆脱了数据中心之间互联链路的类型限制,是目前的发展方向。代表方案是思科公司的OTV技术,或者是H3C实现的VPLSoGRE技术

OTV(Overlay Transport Virtualization)虚拟化中继传输技术,是由思科公司提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MAC in IP”的方式,通过隧道技术穿越三层网络实现二层网络的互通。OTV技术可以说是专门针对数据中心二层互联所提出的,首先它解决了物理链路种类的限制,其次对MAC地址的学习通过控制平面借鉴IS-IS协议来实现,隧道封装采用类似GRE的动态封装方式,最后可以支持双归属的高可用部署方式。

同样的问题,用标准的技术组合,如VPLSoGRE技术也可以完全解决。VPLSoGRE通过在IP网络上建立GRE隧道,传递经过标签封装后的二层数据报文,从而实现跨数据中心的二层互通。其实,OTV在传统以太网报文前增加了46 Byte的封装,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封装方式和VPLSoGRE基本一致。

一个是看似光鲜亮丽的新技术,一个是原有成熟技术的灵活组合,既然实现原理基本一致,那么这两种技术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最大的区别体现在部署时的命令行里,对于隧道封装,大家最头痛的就是隧道的相关配置,OTV技术对进行了大幅简化,但要发挥这一优势,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所有作为OTV边界的网络设备必须是思科的设备,而且目前只有N7000系列的特定板卡可以支持。同时思科将OTV技术申请了专利,目前还未通过审批,可以预见的是,这又是一个封闭的技术体系,再一次从数据中心互联的层面“绑架”用户。而对于VPLSoGRE技术来说,是完全开放的标准技术,在目前已有的大部分产品上都可以实现。H3C将通过对开放协议不断优化,实现灵活的数据中心二层互联,不局限与地域距离,更不局限与产品差异。

道路之争三:分立平台 vs 统一平台

网络设备的软件平台是维持网络运转的灵魂,所有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都以此为基础。在网络业界,思科公司在网络软件平台上拥有众多的分类,属于典型的分立平台模式。在ISR上运行的IOS;在交换机系列产品上原来使用CAT OS,后来改为IOS;在核心路由器CRS-1上运行的是IOS-XR;而在边缘的GSR既有IOS又有IOS-XR的,如7600系列有IOS的可能也有XR的,ASR 9000是IOS-XR的,而ASR 1000又是另外的IOS-XE;在数据中心领域,思科数据中心交换机NEXUS系列交换机又采用的是NX-OS平台。思科公司收购战略给思科公司带来了快速切入市场的好处,但是产品整合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也面临着产品平台分立的问题。

如此纷繁的平台常常造成用户的迷茫,对日常的运维升级带来一定困难。以数据中心为例,在传统数据中心中,思科已经大量部署S6500交换机,但是现在数据中心思科又主动在推nexus系列交换机。大家知道nexus交换机是思科收购公司的产品,在新一代数据中心特性上有一定的领先性,但是其和思科传统的数据中心产品整合面临着诸多问题:

1、技术特性实现不一致:例如,N:1的虚拟化已成为一个基本特性,思科65系列交换机上对应技术称为VSS,类似于H3C的IRF2技术,可以将多台交换机“虚拟化”成一台交换机,统一管理,统一控制,分布转发,消除生成树。但是在nexus产品系列上则没有这种对应技术,只有一个简化版本的vPC技术,可以实现消除生成树,但是根本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控制和分布式转发。

[1]  [2]  [3]  [4]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虚拟化  数据中心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重要新闻
CWW视点
最新专题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