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层和接入层组网应统一考虑,原则上要求必须有两个节点向上连接,各类业务应采用负荷分担方式从两个节点进行疏通;同时需要考虑单节点和单平面失效故障,宜采用间插覆盖的网络结构,以防止汇聚区域内业务全阻。具体的组网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下列4种。
4.2.1双平面双节点结构MSP+通道保护组网方式
图2双平面双节点结构MSP+通道保护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汇聚层组建双平面2.5Gbit/s系统,接入层采用155Mbit/s环挂接在不同平面的汇聚设备上,电路采用通道保护方式。相邻基站的电路通过不同的汇聚节点汇聚,中心机房通过不同的落地设备上下电路,当汇聚节点或中心落地设备瘫痪时,影响50%的电路。同一站点的3G电路和2G电路通过不同的节点汇聚和不同的落地设备上下电路,使2G/3G业务互为保护。
4.2.2双节点挂环端到端通道保护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接入环挂接在同一汇聚环上不同的汇聚设备上,电路采用全程端到端PP保护方式。
这样可以消除汇聚节点单节点失效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大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图3双节点挂环端到端通道保护组网方式
4.2.3双节点挂环MSP+通道保护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如图4所示。接入环挂接在同一汇聚环上不同的汇聚设备上,相邻基站的电路通过不同的汇聚节点汇聚。其保护方式是接入层通道保护环配合骨干层MSP环,同一个2Mbit/s业务的主用和保护路由均由同一个汇聚节点进行转接,虽然单个层面上业务均有较好的保护,但整个业务路径上存在单个节点过环的风险。
图4双节点挂环MSP+通道保护组网方式
4.2.4双平面单节点挂环MSP+PP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如图5所示。
汇聚层组建双平面,接入环采用单节点方式挂接在单个汇聚设备上,接入层节点采用间插组网,即在接入层站点较多光缆环上采用同缆分纤隔点开放组成两个155Mbit/s接入环。
图5双平面单节点挂环MSP+PP组网方式
4.3接入层建设方案
接入层传输设备可根据接入光缆路由分别组成环型、星型、树型或链型结构。根据基站分布的特点,归纳了3种基站接入的组网模式。
在市内,基站分布的密集地区和载频数多的大基站一般会在市内的繁华地段和各区的中心地带,其光缆的建设相对比较完善,对这类基站的接入,我们建议采用在物理上和市区的基站接入汇聚点一起建设以网格网为主的网络结构,通过组织逻辑环型网的方式进行电路的组织调度,将基站的电路需求汇集到基站控制器中。网络组织方式如图6所示。
图6基站接入传输组网模式一
在基站分布分散的地区,由于基站间的距离相对较远,组织物理的格网相对浪费传输资源,我们建议在这类基站中选择部分基站接入汇聚点(该局同时也可是一个基站),通过环型网或线型、星型结构将一定范围内的基站接入该基站接入汇聚点,几个基站接入汇聚点通过环型结构和BSC所在的骨干传输节点相连。
网络组织方式如图7所示。
图7基站接入传输组网模式二
对一些相对偏远孤立的基站或载频数小的基站,可以直接用星型结构或链型结构接入汇聚层节点,再通过这些节点所在的环网进入BSC所在传输节点。网络组织方式如图8所示。
图8基站接入传输组网模式三
4.4网管系统建设方案
城域网网管系统建设应遵循网管集中化的原则。根据城域网网络规模的不同,设置网管系统。对于网络规模较小的城域网,宜通过一套统一的网管系统实现网元层和子网层管理功能,简化网管系统结构;对于网络规模较大的城域网,可采用子网级和网元级分层建设方式。应从网管分级管理、网管及网络安全、网管管理能力等方面对网络进行规划和优化,主要从ECC的优化和DCN的优化来考虑。
5、结束语
当前,城域网除了承载传统的语音业务之外,城域传输网还应能提供IP业务的传输,并能针对不同的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差别化服务。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构建一个大容量、多业务、可扩展和开放式的高可靠性城域传输统一平台,将成为城域传输网发展的方向和演进的最终目标。合理的城域传输网技术发展策略是规划和建设经济和可运营城域传输网的基础,能为城域传输网向大容量、多业务、可扩展和开放式的高可靠性统一传送平台顺利发展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