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深度文章 >> 分类技术 >> 正文
无线城市关键技术及发展策略分析
2008年7月2日 09:43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 李建宇

    基于上述技术层面分析,结合无线城市的业务需求,笔者认为:无线城市的需求和落脚点是政府,电信运营商、第三方运营服务提供商等都应该是参与者,应该将电信基础设施作为建设无线城市的既存基础加以充分利用,建设无线城市的重点并不是上新系统,而应该将重点放在互连、互通和网络演进上,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通信设施的重复建设。

    借用业界专家的观点:“无线城市是地方政府继自来水、电力、道路、下水道之外的第五项公共设施。”这是对无线城市定位焦贴切的诠释。发展好无线城市,需要跳出传统的电信运营的概念,而应该将无线城市作为一种广泛服务于通、国防、医疗、金融等领域基础设施加以规划和建设。简单的将固定宽带网络无线化,使其具备一定移动性,或者是将现有的2G、3G窄带网络宽带化,着眼于“管道运营”,而不去考虑各行业的差异化增值业务和各行业的共性支撑需求,这样的无线城市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其投资回报也是不成比例的。

    技术上述认识,笔者看来,无线城市的发展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策略1:在提高和完善各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建设好基础数据平台和共性支撑平台。

    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SIS:ServiceInformationSystem

    RCIS:RegionalCollaborativeInformationSystem

    图7 无线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

    无线城市的实质是城域的信息化,可以说信息化是内容,通信设施是形式,建设和发展无线城市的本质是建立城域范围内可协同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是信息化平台的协同问题。

    回顾行业信息化的历程,如图7所示,基本按照MIS,SIS和RCIS等三个阶段发展演进着,由最初的基于财务、行政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到以业务流程实现为核心的业务信息系统(SIS),未来即将发展到以行业信息系统相协同的区域协同信息系统(RCIS),笔者认为,RCIS就是无线城市的愿景和实现目标。为了实现协同,首先要使得被协同的各行业系统具备可供协同的基础,即可以共享的数据、相对规范的业务流程以及行业人员先进的管理水平,缺一不可;然后才是将这些信息孤岛的互连,创造新的协同业务,作为城市级的服务提供给广大市民。

    为此,无线城市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巨系统,而是由千差万别的行业信息系统相结合出来的复合型巨系统。建设和完善无线城市,需要从城市管理的高度出发,关注市民的基本属性、身份识别、信用机制、各要素的地理信息识别、各层面的安全机制(网络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加密与身份认证等)等基础的共性问题着手,做好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避免重复投资和走弯路。

    策略2:无线城市的相关基础设施应该统一运营,以优化资源使用效率,保证整体服务质量。

    无线城市是协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必然会构筑在多个运营商的通信系统上,甚至还会有第三方运营服务提供商的参与,从承载层面,网络的协同甚至融合是必然的。基于区域协同的业务势必需要通过多种制式的通信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由多家运营,尤其是多家之间还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一方面会造成协同的服务质量和合作效率将很难达到最优;另一方面,会造成发展无线城市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现象。

    为此,在无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增加“基础网络设施提供商”这样的角色,将电信运营商的基础通信资源和低附加值的维护部分资产进行整合、从主业剥离,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无线城市有针对性进行重点设施建设和资源维护。同时从效益、安全等各方面出发,增强国家监管的作用,逐步将基础网络设施提供商重新划归国有。电信运营商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固定设施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推出各类无线城市增值应用和信息整合服务来获取利润。

    策略3:要实现无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纵观IT和CT行业的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更高、更快、更强”来概括,即更高的系统能耗、更快的速率(更大的带宽、更快的处理速率)、更强大的网络(更安全、更可靠),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仅用了30余年,移动通信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数十亿用户,伴随着无线城市的诞生,通信类、消费电子类、甚至行业应用产品已经开始融合,更多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经济繁荣。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如何利用好能源,集约的发展这个产业的问题逐渐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IT行业统计,日常使用的计算机中,只有30%的能耗是直接服务于计算的,其余的70%能耗存在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已经在居民家中安装能量消耗装置,用以给居民直观的每日能耗提示。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也积极地对风、水、甚至生物能源进行挖掘,以期可再生的使用能源。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节能、可持续耗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议题,要实现无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将如何节能,如何可持续的利用能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下几个想法正是笔者基于节能的认识,提供的几个观点:

    l 优化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更充分的利用协同的便利

    l 新能源(风、水、太阳能、生物能等)的挖掘和新材料的运用

    l 更有效的利用频谱资源:使用无线感知技术在已分配的频谱上进行频率复用;提高新系统的频谱效率

    l 积极探索未来通信系统的节能方案:无源设备、覆盖范围的缩小、mesh、ad hoc组网方式、终端的休眠模式等。

    4 结论

    针对当前业界无线城市发展过程中,理论概念如火如荼,实际应用形同鸡肋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在无线城市的商用部署之初,没有分析清楚无线城市的本质。其实,无线城市的实质是城域的信息化协同,即信息化是无线城市的内容,通信设施是无线城市的形式。建设和发展无线城市从根本上是建立城域范围内可协同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是解决信息化平台的协同问题。在此,笔者试图通过一定的思索和分析,提出无线城市的发展趋势,给出无线城市的发展建议,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

[1]  [2]  [3]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无线城市  技术  发展  策略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