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深度文章 >> 分类技术 >> 正文
小灵通业务未来发展与成功案例分析
2008年6月18日 14:45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中国网通研究院 王湘宁

    6、小灵通分组通信业务漫游方案

    图11 小灵通分组通信业务漫游方案

    小灵通分组业务通过引入MAP协议实现漫游,与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相同的漫游机制。SPDS根据用户号码向用户的归属HLR发送用户信息请求,HLR收到后把用户的小灵通分组签约信息插入到该SPDS,由该SPDS提供用户的接入服务。以上漫游方案需要对现有小灵通MAP协议进行扩展。

    此外,为实现用户业务的归属地接入,需要开放SPDS和GPDS之间的Gn接口;Gn接口采用3GPPGTP协议,并对其进行扩展。

    (四)、成功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小灵通运营商WILLCOM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公司于2001年开始提供小灵通分组数据无线上网业务,而同一时期日本NTTDoCoMo等运营商也推出了3G业务。到目前为止,日本共发展了350万移动无线数据上网用户,其中WILLCOM 小灵通用户数184万,3G用户166万。该公司占据了整个日本个人数据服务移动数据市场的68%,企业数据服务市场的61%,小灵通数据通信业务在与3G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并已经成为WILLCOM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下一代小灵通数据业务,预计上下行速率为20M-100Mbps,计划明年正式向社会提供服务。

    四、终端侧的业务融合

    或许现在应该问这样一个问题,移动通信俱乐部的后来者倚靠什么手段在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中进行竞争?当然答案不止一种,对现有网络的大规模升级改造和对未来3G技术的憧憬也许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后来者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强大的竞争力。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融合可以从网络侧来实现,当然从终端侧来融合也未尝不可。小灵通业务做为固网业务的一种,当然也无一例外地可以进行融合。

    目前,在移动数据通信市场上可以真正提供的产品服务只有CDMA1X产品和GPRS/EDGE产品,CDMA1X产品和GPRS/EDGE产品均是宏蜂窝数据通信产品,在用户数量上升的同时,速率将大幅度降低,用户实际上根本无法得到所宣传的通信服务速度。

    随着移动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呈上升态势,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尚未得到推广应用之前,目前的移动数据通信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半真空状态,急需有效的产品进行补充。

    小灵通在数据业务的应用优势,为其开辟这一块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手段。通过定制开发GSM/P-PHS(小灵通分组通信)双模应用终端或CDMA/P-PHS(小灵通分组通信)双模应用终端,GSM/CDMA提供语音服务,P-PHS提供终端数据应用,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一方面缓解了GSM/CDMA网络的压力,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小灵通网络,并且最终导致移动通信、小灵通和其他固网业务服务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增强运营商自身的竞争优势。

    P-PHS提供的数据应用主要定位于有移动上网需求的人群(新闻记者、IT人士、股民、校园部分高端学生、时尚人群)、行业用户(工商、公安、广电、执法局等进行现场执法、办公或需要现场信息查询的行业,以及部分商务酒店)、终端应用(基于位置信息的多媒体数据业务、WAP应用、移动支付、音乐下载、邮件、移动游戏、M2M业务、远程超表、远程防盗)。

    五、结束语

    目前对小灵通前途的讨论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叫“转网论”,即将现有的近8000万小灵通用户分批转入移动通信网络,然后淘汰掉小灵通网络。这种做法必须要满足三个前提,第一是用户希望或者愿意转网。用户选择小灵通业务或目前仍在使用小灵通业务,肯定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这里先不去深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说明小灵通用户是接受小灵通业务的)。通过单方意愿去说服用户转网,未免过于牵强。第二,如果要转网,运营商必须对用户进行终端和资费方面的补贴,而这种补贴的成本也将是巨大的。第三,如果要转网,要保证用户能转到自身的移动通信网络上。

    如果一定要转网,那么对于运营商所冒的风险有两点,一是庞大的小灵通固定资产成本怎么解决,人员和组织机构可以完成重组,但固定资产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二是运营商在为转网付出高昂的运营成本之后,能不能做到赢利,何时赢利,也是一个大问题,毕竟目前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和竞争环境也有许多不确定性。

    可见,所谓的小灵通转网理论就目前来看是不成立的,小灵通业务不是简单地说退网二字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对运营商而言,想办法怎样保住现有小灵通用户不流失才是根本问题。

    那么肯定有会有人提出,当年中国联通在运营GSM/CDMA两张网络方面已经有了经验教训,如果继续保留小灵通网络,岂不是重组后的运营商也重复了原来中国联通双网运营的老路?实际上,并不是说运营商不能双网或多网运营,关键看业务有没有互补性,就象2G移动运营商拿到了3G许可,实际上也是在双网运营,但2G和3G业务定位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不能说拿到了3G许可就丢掉2G网络,毕竟2G网络和3G网络有很强的互补性。

    原中国联通的GSM网络和CDMA网络,二者的技术层次是一样的。对用户而言,两者提供的业务来说,不存在任何差异性,而二者又没有互补性,所以才会有原中国联通两网相互竞争的局面。

    小灵通业务定位的目标用户群为公众中低端用户群、特殊用户群,小灵通业务应该说是对其他移动通信业务的有效补充。通过增加小灵通漫游、终端模式捆绑、业务捆绑,用户将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选择通信体制,将可以很好地稳定现有客户群,这将会有效提升运营商移动通信业务的竞争能力。小灵通网络的数据通信优势,是对2G移动通信在数据方面的劣势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完善,甚至是替代。最佳的模式是用户语音通信时利用GSM/CDMA网络,而数据通信时利用小灵通网络。

    小灵通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劣势,但也体现出其优势。比如,小灵通的切换问题在语音通信中是一个缺点,但在数据通信中切换并不会使用户觉得不舒服,甚至用户根本感觉不到。微蜂窝通信系统的技术优势也是宏蜂窝通信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待小灵通技术和业务不能简单化,要扬长避短,综合统筹考虑。

    笔者认为,为小灵通用户提供漫游服务、将现有小灵通网络变为一个以数据服务为主的网络以及开发新的移动、小灵通融合产品和业务是小灵通网络和业务的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1]  [2]  [3]  [4]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小灵通  PHS  发展  演进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