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通信 >> 技术 >> 正文
IMS版本演进浅析
2008年12月16日 14:14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杨威

    家庭网络:侧重定义IPTV客户网络设备的功能结构以及接口协议,尚在进行中。

    其他标准组织的IMS演进进展

    CCSATC5(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旗下的WG9负责移动网络IMS相关规范的制定,已经完成基于3GPPR6的IMS系统设备和接口协议技术及测试规范的制定。WG4则负责制定3GPP2移动网IMS核心网络相关的规范,已完成MMD的相关研究报告。

    CCSATC3(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自2006年启动了IMS研究项目,创造了TISPANNGNR1的成果,2007年开始制定IMS业务方面的标准,包括PSS业务、多媒体会议、多媒体彩铃/振铃等业务。

    CCSATC5和TC3自2006年开始了统一IMS的相关研究(UnifiedIMS,有别于3GPPCommon IMS)。至2008年6月,主要完成了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等规范的制定。

    TC3&5联席会议还将继续以下规范的制定:统一IMS(第一阶段)I/S-CSCF设备技术要求、统一IMS(第一阶段)P-CSCF设备技术要求、IMS(第一阶段)归属用户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统一IMS(第一阶段)组网安全要求、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等。

    2004年6月成立的ITU-TFGNGN(NGN专题组)也已经开始对IMS的业务和网络框架进行研究。FGNGN研究NGN业务的需求,把IMSRelease6中定义的业务作为业务研究的起点,但同时强调业务应具有灵活的生成能力;还研究有关IMS的网络融合技术等问题。

    FGNGN工作组加快了ITU-T关于IMS的标准制定工作,现阶段IMS的规范主要为SG13负责制定。NGNIMS的框架结构是一个与接入技术无关的网络,尽可能多地支持各种接入技术;对基于SIP会话的业务将以IMS为基础开展工作,并参考3GPP的一些列相关规范。

    统一IMS成为网络融合的终极目标

    传统交换技术经历了向模拟交换和数字交换技术的转变,无论是模拟交换还是数字交换,它的特点都是面向连接的,并且交换控制、承载连接、业务提供、用户信息不分离,集中在一个物理实体即交换设备中。

    智能网的产生,引入了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的概念;而软交换的提出,引入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分离的思想。这些都是核心交换网络所发生的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对业务提供、网络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智能网的引入,电信业务愈加丰富;而由于软交换的部署,网络趋于扁平化,结构更加清晰,维护管理更加方便。

    IMS的产生,使得网络层次分离得更加彻底,接口更加标准化,业务提供、呼叫控制、承载连接、用户数据分别由不同的实体提供,从接入到核心,从承载到业务,各个环节都可以成为产业链的重要角色。IMS体系这种分离的标准化架构为网络融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统一IMS的产生,真正体现了核心会话控制层面的融合,是网络融合的终极目标。

    促进网络融合一直是电信行业多年来的工作目标,ISDN和B-ISDN都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后来出现的软交换也曾被寄予厚望。电信运营商希望改变一类业务、一个网络的状况,从而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用户也希望通过一个号码、一个网络获得各种各样的业务,方便使用。统一IMS的产生为固定和移动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业务运营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全业务运营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统一IMS的产生与发展。以统一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是一个不断演进、逐渐融合的网络,其业务范围覆盖了话音、数据业务和应用。目前业界正在研究如何使用IMS架构支持IPTV等流媒体业务,IMS被赋予的使命越来越多。统一IMS作为下一代网络交换部分的核心和基础,在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在全业务运营的环境下,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1]  [2]  [3]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IMS  标准  演进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