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固网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演进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和策略。演进可以在继承原软交换(S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业务仿真子系统(PES)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平滑地向IMS演进,逐步引入、扩展多媒体和移动业务,实现核心网层面的固定和移动融合(FMC)。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控制层的软交换和IMS在基本架构上没有实质冲突,软交换主要面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仿真业务,而IMS为实现FMC和多媒体业务,在移动性、安全、服务质量(QoS)、开放业务架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扩展,软交换向IMS演进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已经采用软交换的运营商,采用演进的方式实现基于IMS的全业务的NGN网络,可以节约投资,减小网络改造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软交换概念出现后,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及时地引入该术语,积极开展了软交换相关设备和协议的标准化工作。在设备厂商的推动和运营商的积极推广下,经过几年的发展,软交换在国内电信、移动、网通等运营商的网络上实现了大规模的商用。运营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了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向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通过引入彩铃、“一号通”等新业务实现了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并降低了总体运营成本。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最早是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R5版本在核心网引入的,3GPP R6版本对IMS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IMS的重要特点是对控制层功能做了进一步分解,实现了会话控制实体(CSCF)和承载控制实体(MGCF)在功能上的完全分离,使网络架构更为开放、灵活;IMS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全部采用会话启动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协议。IMS作为一个由移动标准组织3GPP提出的面向多媒体应用的子系统,一开始就在移动性支持和多媒体应用上有较完善的考虑。在当前实现网络融合的形式驱动下,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下属的NGN研究组织TISPAN在其推出的NGN R1版本中接受IMS作为NGN固定应用的核心技术,并准备重用3GPP R6版本中的IMS相关规范。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下一代网络热点组(FGNGN)也同样采纳了基于IMS的NGN体系架构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已经推出了IMS Based PES/PSS等标准,目前正在研究IMS Based IPTV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