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2016年是人工智能行业迅猛发展的一年。据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称,在2010年前,中国涉及人工智能及服务的企业不到20家,而去年这个数字已经飞速上升至709家。从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截至2016年11月,全球范围内共1485家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关的公司,融资总额已达到89亿美元。而来自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数字则显示,未来5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0%。
近日,《纽约时报》撰长文指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中美两国在该领域仍有着一定的差距,但随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小,甚至中国有望赶超美国。《纽约时报》发出如此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肯定,预示着在AI浪潮中美国已不再占据垄断优势。
中国企业不甘落后,迅猛发展
众所周知,AI被视为下一次科技革命,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参与,并且在过去一年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不仅有科技巨头,还包括领域内的许多创业型微小企业。在中国,以百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熟,逐渐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统计,李彦宏在 2016 年在公开场合一共提到了 513 次人工智能,这一数据足以说明百度想要抓住人工智能这一革命的决心。果然,2月6日,李彦宏在百度内部做演讲时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是他想要促成改变的业务方向之一,他说:“从全盘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就是整个公司的一个技术基础。”
其实,早在2013年百度就提出发展人工智能,并在2013年创建了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IDL研究院,主攻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
与此同时,百度也在网罗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精英,聘请全球人工智能最具权威的人物吴恩达(Andrew Ng)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百度未来科技核心部门,吴恩达在加盟百度之前,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是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方面的领先学者之一,曾经与谷歌团队缔造了“谷歌大脑”。
1月17日,百度再次放“大招”,宣布由陆奇担任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主要负责百度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陆奇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熟悉程度,李彦宏在媒体见面会上这样评价:“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及陆奇的十分之一。”
如今,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与谷歌、微软、Facebook并列全球四大人工智能巨头,是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另外百度打造的人工智能系统“百度大脑”,更是入选了全球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表示互联网下一幕是人工智能。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第一个把人工智能提到核心技术创新地位的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战略的核心,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方向。
人工智能发展遇尴尬,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人工智能在2016年开始异常火爆,却也同样饱受质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作为全新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在不断应用于市场产品之外,也需要不断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尤其对普通用户而言,人工智能的声名鹊起,不论是去年春晚机器人舞蹈还是AlphaGo等这一系列“明星产品”都是市场调控的结果。在业界看来,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大数据+强计算+新算法”,它的快速发展,也来自这三个方面的支撑。
就人工智能行业近期的动向来看,一方面,人才从学校向产业界的流动成为风潮。去年10月,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部门副教授鲁斯·萨拉赫丁诺夫加入苹果,负责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团队;11月,斯坦福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主任李飞飞加入谷歌。在国内,优必选也宣布悉尼大学教授陶大程加盟,担任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则与清华大学教授赵明国开展了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在专利储备上,中国企业后来居上。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全球关于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数量,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三国占总体专利的73.85%,位列第四的德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仅为中国的27.8%。
不过,虽然人工智能正在如火如荼发展,但目前这一技术并不完美。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不少应用是为了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浮躁。人工智能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必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结合,围绕着用户需求实现商业落地。况且,现在科技远远走在人们的观念和消费水平之前,想仅仅通过人工智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