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中国联通第一个完全服务化、分布式,全面采用互联网云化企业架构的全国集中号卡系统花落阿里云。一家私营的互联网企业为国家电信基础运营商提供大型解决方案,这在以往是非常罕见的。阿里云经过了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从客户的怀疑、不信任,到建立信任,再到确立合作,最后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
“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30多人,关键时期连续蹲点10天以上,与竞争对手方案和原有的传统技术反复对比。打破原有供应商格局,重新树立技术架构,不断建立信任,这背后的艰辛是巨大的。”胡晓明说。“我们在这个项目当中可能很难赚回钱来,但阿里云计算的分布式架构能力,使得联通系统的计算比原有运算速度、处理能力提高了几倍以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6年8月,阿里云宣布了全新的标识系统。去掉了原来由中文“云”字变体组成的,而换成了代表数据流动的编程代码,这一步也体现出阿里云自身的迭代与国际化战略。
2014年5月,阿里云宣布香港数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正式进军全球云计算市场。之后,又相继在美国西部、新加坡和美国东部建立了数据中心。进入2016年,阿里云的国际化明显提速。11月21日,阿里云在迪拜宣布其位于欧洲、中东、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数据中心将于月内相继开服。至此,阿里云可以提供计算服务的节点已经达到14个。
因为全球化策略不仅仅是把文字翻成英文,更是思想上的全球化,技术上的全球化,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是整个公司开始了全球化。胡晓明将国际化视为其做出的最重要决定。今天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亚马逊进中国是迟早的事,阿里云进美国也是迟早的事儿。只有在各自的主战市场上进行竞争PK,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
样本
阿里巴巴一直向外界传达想要摆脱“电商公司”标签的信息。马云甚至也在2016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表达出“电商已过时”的观点,转型的危机感一直笼罩在这位阿里的掌舵者头上。
而阿里云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开始被越来越广泛地引征为阿里巴巴转型为技术公司一大表现。从业务增长的财务数据上,外界普遍将阿里云视为继电商和金融之外的阿里的“第三级火箭”,营收开始占据阿里巴巴集团的4%。
但胡晓明则有着不同的审视逻辑。“今天我来看,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技术公司。”他说。“阿里巴巴不生产一件货,但是我们把这么多的买家卖家串在一起,提供了安全、图片展示、视频展示,从订单下单开始到背后的仓储管理、金融支付、物流配送,背后靠的就是一个技术与数据连接的生态系统。阿里巴巴定义是一家以数据为驱动的科技公司,电商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应用,金融是第二个,物流是第三个,还包括文化娱乐和健康。阿里云就是支持这些数据分析与计算的主体。”
近几年,阿里云其实在改变电商。据了解,在2016年双11过程当中,支付业务当中的弹性部分100%是使用阿里云计算的,电商67.5%是用阿里云计算,2017年计划达到100%的目标。“用煽情一点的话来说,阿里用电商、金融、物流本身的体温,在给中国和阿里云的客户来提供技术的样板。”胡晓明说,“只有把自己的命押上,我们才能进一步驱动技术的变化,这个事情我们100%在做,但是没有几家企业是敢这么做的。”
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曾表示,跟一个社会中坚起飞的力量绑在云端,你是很澎湃吗?不,坐车的人可能很爽,但是开车和造车的人却是如履薄冰。
这明显是胡晓明团队的共同逻辑。“其实我接触阿里云两年多,忧虑只有更多而没有更少。一方面阿里云平台上的客户、产品、行业、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阿里云所承担的责任就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接下来会不会出现新的技术,会对云计算有根本性的颠覆,包括AI(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我们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快的往前走,扔掉一些包袱,这些都是一些挑战。”胡晓明说。
在阿里巴巴的框架当中,阿里云也担负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一个命名为ET的人工智能技术,在2016年10月发布了,杭州政府还发布了杭州的城市数据项目,通过调节红绿灯,让车辆通行速度最高能提升11%。“云计算这场战争已经开打两年了,我预计还有四、五年的时间才见最后分晓。”胡晓明说。“阿里云现在处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但不努力就一定会被拉下来。所以对我们来讲必须要跑得够快,技术要足够的有迭代速度,不断往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