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通与特斯拉形成战略合作,共同在全国20个城市兴建400个超级充电桩,加上不久前,三大运营商强力进军互联网金融,推出各类金融产品。业内普遍认为,运营商在传统电信业务无力增长,原有互联网业务竞争力削弱的背景下,通过寻找新的跨界点,以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跨界是与原有业务的松耦合
所谓“跨界”,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开展的新业务,跨越了企业所处的行业边界,进入了新的领域。但事实上,这个边界是很难界定的。以运营商的跨界为例,如果把电信业视为一个行业的话,那么运营商从事互联网业务,就是一种跨界;如果把ICT产业视为一个整体的话,运营商开展任何互联网业务,都属于正常的经营范围;如果把任何的新兴业务领域,都视为一个大的行业的话,那么运营商即便是做充电桩,也不应被认为是一种新业务。
笔者认为,跨界经营新业务,意味着与原有业务之间形成松耦合的关系,距离原有业务越远,耦合程度越松,而它们之间的连接,依靠的是原有业务所积累的各项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系统平台、营销、渠道、用户、品牌、财务等等,可能最松的耦合关系,就是完全靠财务投资,进入了一个陌生领域,运营商或者参与经营,或者只是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的形象存在,这是一种最为彻底的“跨界”。
其实,很多企业都在跨界经营,他们称之为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例如日本的NTT等运营商,实际还运营着日本的太阳能电站;恒大集团原先是地产商,后来投资足球,形成具有活力的品牌形象后,开始投资于矿泉水、有机食品等领域;百事原来是饮料的品牌,但是自从其形成青春活力的品牌形象之后,也被同步用到服装、运动鞋上,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国企改革推动运营商跨界
通过充分利用人口红利,运营商保持了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但是随着人口红利接近瓶颈,运营商再难保持高增长。即用户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ARPU值的下降速度与营销成本的增长速度却越来越快,这势必导致企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长越来越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当然,运营商早就看到这个趋势,也发展了一些新兴业务,并通过基地或公司化的方式进行运营,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几乎所有的新兴业务,在行业当中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有趋向于零的趋势。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运营商发展的IM业务,不管是飞信、飞聊还是易信、沃友,也不管是自主发展还是合作经营,最后市场份额几近于零,更不用说没有为运营商带来多少收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运营商还想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依靠传统的电信业务,或者是已有的“新兴业务”是不可能的。毕竟电信业务已经很难再找到新用户,而资费却一降再降,至于那些新兴业务,也很难想象其能够有爆发性的增长。
所以,要拓展新领域,好在运营商还有资源,可以支撑它们去寻找新的领域,发掘新的机会。同时,从2013年底以来,国有企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包括内部管理、用人制度、投融资等领域,这就给运营商新一轮跨界的发展在法律法规层面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保障。
运营商跨界应注重复用性
笔者认为,运营商的跨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营商参与具体的运营环节;另一种则是运营商只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只是在董事会当中,通过其股份发挥决策作用。
对于后一种方式,如果制度许可,运营商可以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专门开展股权投资,当然,若要让投资更加专业化,圈定几个重点行业,是一般投资公司的选择,对于运营商而言,ICT行业肯定是其核心的领域,而其他的行业可以采用一些跟投的策略,力求使得投资回报最大化。
对于前一种方式,需要运营商参与运营的,则跨的步子不能太大,需要循序渐进。以联通与特斯拉合作建设充电桩为例,虽然从表面上看来,特斯拉同国家电网合作更为合适,但是可以让联通去“跨”的基础在于前期特斯拉与联通在汽车信息化方面进行合作,这是用户能力的基础,同时联通在基站建设的时候,同样涉及到选址、强弱电、工程施工等,这些业务能力可以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的建设当中得到复用。又例如,运营商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一方面是因为运营商拥有数亿的用户,有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三大运营商都发展了支付类业务,这同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直接相关,这个跨界的步子可以说跨的不大。而跨的不大,意味着原有能力可以大范围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