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要闻头条 >> 正文
LTE的全球商用是一场“双人舞”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5月12日 08:37
标签:TD-LTE
 

TD-LTE与LTE FDD是长期演进(LTE,俗称4G)技术的两种制式,TD-LTE(时分LTE)作为我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与以西方国家为主提出的LTE FDD(频分双工LTE)相比,在市场规模和产业成熟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TD-LTE与LTE FDD共享相似的核心技术,为两种技术的“融合共赢”发展提供了可能。

TD-LTE得到国际认可

正与LTE FDD融合发展

TD-LTE之所以能获得国际化发展的初步成功,首先得益于在标准化过程中秉持了“融合化发展”的定位。在LTE国际标准化伊始,我国提出了兼顾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融合的TD-LTE方案,与LTE FDD共享一系列核心技术,同时鼓励国际厂商广泛参与,于2008年在3GPP实现了TD-LTE和LTE FDD标准同时获得通过,TD-LTE成为以我国为主、被国际产业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在其后的LTE版本升级中,TD-LTE和LTE FDD均保持同步演进。2010年,TD-LTE增强标准TD-LTE-Advanced与FDD一起,被ITU-R正式接受为IMT-Advanced(4G)国际标准。

TD-LTE标准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且与LTE FDD标准同步演进,为TD-LTE与LTE FDD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这使任何一个LTE设备制造企业都可以同时启动LTE FDD和TD-LTE设备研发,协同制定产品规划和路标,最大限度地共用技术产品平台和共享研发资源;另一方面,同时拥有TDD和FDD频谱的国内外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TD-LTE和LTE FDD“核心技术融合”的优势,以更低成本部署TD-LTE/LTE FDD双模4G网络,进一步扩大了可能部署TD-LTE的国际运营商的范围。

截至2014年3月,全球21个国家开通了32个TD-LTE网络,其中13个为LTE TDD/FDD融合网络。TD-LTE凭借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和与LTE FDD融合发展的便利,不仅促使诸多只有TDD频谱的中小型运营商向TD-LTE演进,也吸引了日、美等相对大型的运营商(这些运营商通常同时拥有FDD和TDD频谱)采用TD-LTE技术,与LTE FDD进行融合组网。日本软银先行启动TD-LTE商用,目前已经部署4万多个基站,覆盖日本97%的人口,已拥有近300万用户,随后也部署了LTE FDD网络,双网同时运营。美国Sprint则先部署了LTE FDD网络,后于2013年启动TD-LTE商用网络建设,计划在全国主要城市部署3.8万个TD-LTE宏基站和一定数量的微基站,作为LTE FDD网络的补充。

2013年12月,我国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正式发放了TD-LTE牌照,并分配了210MHz频谱资源。预计2014年年底我国将建成70万个基站组成的TD-LTE网络,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最大的4G网络,用户数量预计将达6000万-8000万,超过日、韩,与美国一起成为最大的4G市场。我国TD-LTE市场的启动和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全球TD-LTE的发展,尤其将有力扭转TD-LTE市场总量过小、缺乏大型运营商的局面,为TD-LTE国际规模化发展创造重要的契机。

从长远来看,TD-LTE与LTE FDD是否能够形成“和谐互补,长期共赢”的融合组网策略,对TD-LTE的长期国际化发展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

融合组网策略仍需探索

国际发展面临挑战

现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TD-LTE、LTE FDD、3G混合组网模式:一种方式是LTE FDD网络和3G紧耦合,TD-LTE作为数据网络的模式,尤其是那些原来在其TDD网络部署WiMAX的运营商(如Sprint、KDDI等),原WiMAX网络就被看作3G FDD系统(如WCDMA、cdma2000)的数据通道,且和手机的WiFi功能使用方法类似,并未实现与3G的互操作。第二种是日本软银目前采用的组网模式,即LTE FDD和TD-LTE分别与3G网络进行紧耦合,实现TD-LTE/WCDMA和LTE FDD/WCDMA的CSFB(电路域回落),TD-LTE和LTE FDD相互独立,并不共享核心网,也暂时没有实现切换。第三种是TD-LTE、LTE FDD、3G全部紧密融合组网,实现TD-LTE、LTE FDD与3G的互操作,及TD-LTE与LTE FDD之间的数据业务切换,并共享核心网,甚至共享部分基站设备。

未来实现了VoLTE后,可能还会保留两种组网模式:一种是只在LTE FDD实现VoLTE,并实现和3G网络的话音连续性,而TD-LTE仅作为纯数据网。另外一种模式是FDD LTE和TD-LTE并重,均实现VoLTE及与3G的话音连续性,且实现TD-LTE与LTE FDD之间的话音和数据切换。

运营商未来的业务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对非对称频谱的定位和使用方式也不应过早固化。TD-LTE作为非对称频谱的最佳技术方案,保留其独立组网能力,即便对于以LTE FDD为主的运营商,仍然是最具灵活性的选择。将TD-LTE“弱化”为“半功能”技术,虽然短期内似乎可以简化其TD-LTE/FDD混合网络结构,长远看也不一定符合以LTE FDD为主的运营商的自身利益。由此可见,TD-LTE/FDD融合组网策略和技术的研究对整个LTE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既融合发展又相互竞争

“如何实现TD-LTE和LTE FDD的长期共赢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需要从研发、产业化、运营等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加快TD-LTE/FDD融合组网策略和技术的研发和试验,为融合发展扫清技术障碍。虽然在我国运营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TD-LTE/LTE FDD/WCDMA/TD-SCDMA/GSM五模十三频芯片和终端已经取得初步突破,但是TD-LTE/FDD融合组网技术仍有多个方面需要完善,包括TD-LTE与LTE FDD之间的切换(包括数据切换和VoLTE切换)、TD-LTE与LTE FDD网络之间的负载均衡(包括重选策略)、TD-LTE与LTE FDD共核心网方案、针对不同运营商组合的TD-LTE/LTE FDD/3G多模多频终端方案,直至TD-LTE/LTE FDD联合传输和载波聚合方案等。到目前为止,部署TD-LTE/LTE FDD双模组网的运营商,还是相对独立运营两个模式的网络,并未完全实现TD-LTE/LTE FDD的深度融合,产业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对相关关键技术和组网策略开展深入研究和试验验证。

其次,应尽快弥补TD-LTE产业短板,继续缩小TD-LTE与LTE FDD的产业差距。TD-LTE/FDD融合技术由于得到国内外产业广泛支持和参与,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际供货链,网络设备成熟度已经和LTE FDD完全同步,芯片、终端等方面差距也大幅缩小。但是必须看到,对于产业而言,TD-LTE与LTE FDD将长期保持“既融合发展,又相互竞争”的关系,TD-LTE与LTE FDD争抢研发和产业化资源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企业仍然着重投入LTE FDD,对TD-LTE的投入不足。因此,应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入,继续加强芯片、仪表等TD-LTE研发,在关键环节上进一步缩小和LTE FDD的产业化差距,在产业实力上为TD-LTE/FDD的长期稳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应推动TD-LTE运营规模的迅速扩大,树立TD-LTE/FDD融合组网运营的成功范例。“增长是硬道理”,如果TD-LTE的用户规模和终端产业规模能够在2014年-2015年快速扩大,形成可以稳定自持的产业规模,则可以使TD-LTE与LTE FDD在更加“对等”的基础上继续朝融合方向发展。在这方面,应充分发挥我国大型运营商的带头示范作用。我国首先给三个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尤其是中国移动坚定地将TD-LTE作为核心网络,全力部署,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显著。后续应继续吸引、支持运营商加大对TD-LTE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着重组织、联合几家国内和国际大型运营商开展TD-LTE/FDD深度融合组网的试验和部署,形成一套“TD-LTE/LTE FDD并重、可保证TD-LTE长期健康发展”的融合组网策略,优化、完善融合组网技术,形成一批TD-LTE/FDD融合组网的成功示范,在国际上推广。通信世界网

 
【作 者: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 沈嘉】

来源:人民邮电报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邬贺铨:频率紧张限..
“中国移动说今年要建20万个基站,到时就超过其他国家4G基站总和。但是..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华为IDC/ISP信息安全管理..
IDC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互联网接入服务管理是互联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