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IPv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9万用户。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国内已经有超过1800款设备及系统通过了IPv6认证,认证产品基本涵盖了IPv4产品类型。
2013年发布的《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3年底前IPv6将进行商用试点,2014至2015年进入全面商业部署的关键阶段等目标正逐步实现。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表示,工信部将联合产业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网络与网站的改造进程,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的建设工作,以4G 发展为契机,打通终端、网络端到端的关键环节,加快移动互联网IPv6商用化进程。
产业链整合待理清
与IPv4相比较,IPv6大的技术优势在于其可以提供的地址资源充满无限可能。尽管如此,终端数量略少、设备投资挣扎等情况令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据陈家春介绍,目前在用户端改造和网站应用方面存在较大难题,需要采购升级大量软硬件设施,改造周期长;IPv6业务策略和商业模式还不清晰,网络改造压力大。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多将涉及200多个城域网的改造。
终端数量方面,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有一定的终端显现,但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IPv6部署,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造成了用户渗透率较低,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遭到产业链一定程度的限制,用户发展方面并不理想。
在运营商方面,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曾经表示,从IPv4向IPv6过渡上的支出将很大,中国电信至少需要投入数百亿元的资金,才能完成全网的改造。中国联通集团IPv6首席科学家傅承鹏表示,下一代互联网是国家战略,运营商明白自己责任,但巨额IPv6投资,又看不清利润回报在哪,这导致了运营商不愿投资巨额资金。
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主任赵慧玲甚至直接指出中国在IPv6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是网络设备改造成本巨大,需要至少超过两百亿的投资规模;二是终端对IPv6的支持能力还需大幅提高;三是业务驱动力不足。
因此,对整个行业来说,从IPv4升级到IPv6的思路还需要更进一步理清,才能加快IPv6商用步伐。这其中,产业链的整合至关重要。因为IPv6的部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由终端、网络、应用、管理和运维等各个环节组合。
归根到底,IPv6在实现商用之前需要政府部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各方产业链的通力合作,才能避免市场驱动力不足、运营商投资困惑等问题。相信,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要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