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博上市:终结与开始
新浪微博上市算是幸运地赶上了窗口期,还是错过了“最后的好时光”?
2014年4月17日,新浪网(NASDAQ:SINA)旗下微博业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WB。微博此次共发行了1680万美国存托股(ADS),定价为17美元/ ADS,每ADS代表1股微博的普通股,新浪微博上市约融资2.86亿美元。
上市首日,新浪微博以16.27美元低开,收盘价格为20.24美元,涨幅为19.06%。对于担心“新浪微博上市后股价可能下跌”的新浪管理层来说,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场。但与去年上市的去哪儿网、500彩票网、3G门户、58同城等超过100%的涨幅相比,新浪微博上市首日的涨幅很难用漂亮来形容。
同日在纽交所上市的乐居(NY:LEJU)上市首日的表现与新浪微博相仿:发行价定于10美元,以10.8美元开盘,以11.86美元收盘,涨幅约为18.6%。
新浪微博与乐居是今年上市的第三、第四家公司,于4月8日上市的爱康国宾(NASDAQ:KANG)目前股价为13.59美元,已经跌破发行价(14美元),于4月2日上市的达内科技(NASDAQ:TEDU)目前股价为6.74美元,跌破发行价(9美元)。在前两家双双破发的情况下,新浪微博首日的表现多少让人松了一口气。
十五年前的新浪上市,被形容为赶上了“最后的好时光”。新浪之后,搜狐勉强上市,网易流血上市,8848则上市流产;十五年后的微博上市,吸引了全行业的关注:是赶在了最好的时光,还是最后好时光,对于行业意义重大。
门户模式已经式微,从雅虎创立到如今的互联网媒体,其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门户时代、搜索时代、社交媒体时代。新浪微博以“中国首家社交媒体”为标签赴美上市,需要重新思考未来。
微博还能照耀新浪多少?不仅是新浪的问题,也是所有媒体人的问题。
微博照耀新浪
曾经人们用“微博再造新浪”形容微博的重要性。意思很明显,新浪这家曾经作为中国互联网标志的网站险些沦为二流公司,是微博让新浪重新回到行业巅峰。
新浪于2009年推出微博测试版,引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微博热”,最多时有十余家互联网企业推出微博产品,包括腾讯、搜狐、网易等。经过四年多的激烈竞争,新浪微博的用户规模、活跃度和营收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让微博成为中国的“公共议事厅”,是公众了解和讨论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新浪提供的资料显示,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微博是最早发布信息的媒体平台,20多天里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8.1亿。
另一个例子则是,文章“出轨门”后发布的道歉微博互动总量超过400万,直逼奥斯卡“最强合影”在Twitter的转发量。微博同时还是聚集专业人士最多的社会化平台,在大事件中发挥了舆论引导和信息放大的作用。
新浪招股书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1.438亿,日活跃用户6660万,是中国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媒体。微博上有超过8万个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账号、70多万个个人认证账号和40多万家企业认证账号。
眼球经济曾经是门户时代、搜索时代的商业逻辑,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时代。招股书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微博整体营收达到6750万美元,其中主要为广告,同比增长160.6%,新浪微博201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590万美元。
新浪在探求超越眼球经济的模式。近期,魅族、极路由等多家企业在微博发起售卖活动,通过与一系列厂商的合作,微博“浏览-兴趣-下单-支付-分享”的营销闭环已经成型,新浪希望企业会把客服、CRM方面的预算投入到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