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信息发布 >> 正文
B2B网络信贷:慧聪网新e贷怎么样?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1月25日 22:17
标签:B2B 慧聪网 新e贷
 

2013年,B2B运营商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内部挖产品深度,外部拓展服务广度,以期为其客户提供更优质的B2B产品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慧聪网新e贷产品作为一款面向慧聪网客户推出的信贷方面的金融服务,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这款产品怎么样,我们就通过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与大家一起来看看。

阿里巴巴与慧聪网,是B2B领域的两大巨头,业内曾用“南阿里,北慧聪”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都是重量级B2B参与者。历史上,双方也是口舌不断,竞争激烈,而随着2013年年初慧聪网携手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新e贷信用卡,高调挺进网络信贷市场,导致双方在B2B发展的供应链金融领域也是剑拔弩张。

就互联网金融而言,与阿里PK,慧聪网胜算几何? 与阿里的小贷模式不同,慧聪网采取与银行的合作模式,面向小微企业主推出B2B信用卡。在B2B这一块,由于行业尚未进入线上交易,慧聪网和阿里几乎遇到了同样的数据量和维度问题,不过慧聪网数据和银行数据可以形成互补,从而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打造了牢靠的授信、风控的基础。以上的差别仅是在数据授信方面的差别,阿里和慧聪网的产品在小微企业获批信贷的细节上仍存在不少差异:

1. 人群

阿里面临资本金限制和数据授信的问题,导致B2B企业在其整体授信规模中相对较小;而慧聪网的服务人群则是慧聪网上苦心经营多年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堪称B2B信贷服务支持的典型。

2. 信贷成本

此前江南愤青在其《也谈阿里巴巴做金融》一文中提及:“只能通过注册资本进行放款,虽然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可以借入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资金,但是总得来说还是相当有限,受制于资金来源,这个规模是很难做大”。不能吸储的前提意味阿里在信贷成本的控制上限定较死,因此在费用或说利息上继续走低的空间有限。“当小贷公司进行放款的时候,坏账率一旦高于利润率则就开始侵蚀资本金,所以,如何严格控制坏账率成为了小贷公司的核心和关键。”

再看慧聪新e贷。与银行合作,无论是风控体系的建立还是资本的供应均由银行完成,银行在融资成本方面的优势将体现得淋漓尽致。慧聪网的参与可以帮助银行做到量化贷款,降低银行审核成本,从而为利率下调留出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慧聪网CEO郭江曾表示,未来新e贷产品规模做上去后,慧聪网和合作伙伴将有机会向小微企业提供更优惠的低费用信贷,为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而努力。

公开信息显示,阿里小贷循环贷利率为日息万分之六,年化利率为21.9%;固定贷利率为日息万分之五,年化利率为18%;慧聪新e贷的综合借贷成本则优于阿里小贷,其循环贷手续费为万分之3.9-4.5,年化手续费率为14.23%-16.42%;固定贷中以尊享卡为例,3期手续费:0.9%/期,6期手续费:0.8%/期,12期手续费:0.75%/期。在企业主的信贷成本上,银行机构较小贷公司优势明显。

信贷成本的因素可能是客观制约双方互联网金融产品授信额度差异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慧聪网内部人士透露,新e贷的平均授信额度为16万元;而阿里金融披露的数据在约6-7万之间,其中更出现了不少用户期望100万却仅获批5万的典型案例,这种期望值与实际额度的差异更是刺痛了不少加入进来的合作企业。

3. 地域限制

根据公开资料,阿里小贷目前在沪江浙、重庆地区和广东省提供服务,这也是阿里金融作为小贷公司受到国家政策限制决定的。慧聪新e贷与银行合作,不属于小贷公司的业务范畴,自然也不受小贷公司的政策管制,目前看,慧聪新e贷服务可支持全国57个地区的买卖通会员申请。

4. 信贷灵活性

阿里信用贷款要求客户通过支付宝完成还款,即客户在还款日之前将款转移至支付宝账户,支付宝系统在客户还款日自动扣款;慧聪新e贷则支持7种还款方式,更加方便。

阿里信用贷款还存在续贷的问题,客户每次申请新贷款都需要发起新的申请,而新e贷作为一款信用卡产品,一次申请三年有效,有效期内客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申请,而三年后若客户的综合记录良好,将有望直接获发新卡。

努力数年,阿里小贷业绩不错,但政策限制让阿里金融无法发展,最近也传出向慧聪模式(互联网公司+银行)看齐的消息,准备重启与银行的合作。

经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慧聪新e贷产品在B2B信贷产品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后发是否能够先至,就要看慧聪网金融增值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了。如果阿里回归与银行合作模式,慧聪和阿里在B2B信贷支持的新一局PK也必定更有看点。通信世界网

 

来源:通信产业网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中移动联姻苹果影响..
目前在TD产业前五名的厂商是“三星、 联想、华为、酷派、中兴”,而vi..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管数据..
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市场也会将这种压力逐..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