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互联网 >> 正文
 
“淘宝县”变形记:从无门槛创业到“无门槛社会”
http://www.cww.net.cn   2012年8月6日 10:45    

朱菊媛的创业故事在遂昌县不断地复制着。图为她在网上谈生意。

一个小县城,一群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小人物——三轮车夫、摆地摊的小贩、种地的农民、刚毕业的大学生……当他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段尝试“电子商务”,寻找生活的另一条出路时,改变的,不光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个小县城,就是被称为“淘宝县”的浙江遂昌,如今,这个只有5万居民的小县城,超过1200人开了网店。

这种“无门槛”的自主创业,正在生长的电商力量,给当地土特产重新带来了“价值发现”。它又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小县城的人际关系,带来哪些改变?

“摆个地摊,你都得有关系”

在淘宝网,有一家四钻网店“老记忆”旗舰店。这家网店里,松紧带、缝纫机机针、蒲扇、手工鞋垫等日常用品摆满了橱窗。

7月18日上午,这家网店的掌柜朱菊媛正坐在电脑前,眼瞅着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回答买家提问。

盯着键盘慢慢打字,让46岁的朱菊媛适应了好久。最开始,她连怎么开机都不会。

电脑桌靠墙摆着,朱菊媛身后,是装满蒲扇、线团的几个大箱子,一捆捆鞋垫堆放在沙发旁。

上午买卖不多,朱菊媛会抽空去大街摆个摊,这算是她的“实体店”。她会把有点瑕疵的蒲扇、鞋垫拣出来卖,品相好的在网店卖,收摊时顺手买点菜回家。下午网店生意多,朱菊媛没工夫做饭,她既要做“客服”,还要打包发货,晚饭老公下班做。晚上11点才会关电脑,这期间,朱菊媛会坐在沙发上一边做鞋垫,一边瞅几眼电视新闻里播的“国家大事”,一边瞄着电脑,一旦“阿里旺旺”发出嘟嘟声,她就赶紧扑上前,看来生意了没。

这只是浙江遂昌一个普通网店店主“家电一体化”的生活。在这个号称“淘宝县”的小县城里,5万居民超过1200人开了网店。像朱菊媛这样的掌柜,年龄最大的都有78岁了。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县城,距温州市区200公里,但经济并不发达,最大的资源就是漫山遍野的竹子。遂昌号称“竹炭之乡”,这里的冬笋,因为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全国各地的吃货惦念不已。

两年前,朱菊媛还是个在街上摆摊的小贩。1992年,她从供销社下岗,没什么特长,只能摆摊卖袜子鞋垫。

每次,朱菊媛都会拎着几个大编织袋坐客车到乡下赶集,虽然很辛苦,但那时人年轻,扛得住。没有农村大集的话,朱菊媛会在县城找个角落摆摊。“摆个地摊,你都得有关系!”朱菊媛说,街上很多地方属于能摆摊又不能摆摊的区域,因为在工商所有熟人,她才不至于被撵来撵去。

2010年,有人告诉朱菊媛,遂昌开了一家网店协会,教人开网店,不收钱。

朱菊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坐在家里就能挣钱,这活儿不比摆摊轻松多了!”

被复制的“励志故事”

为朱菊媛提供免费培训的遂昌网店协会,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行业组织。

网店协会打造了一个叫“麦特龙”的交易平台,平台上有多种遂昌土特产,竹炭、笋干、菊米、土鸡、土猪,由当地企业供货,协会通过提供免费开店培训“孵化”电商,并纳为会员;买主下单后,会员可以直接从“麦特龙”发货,享受进货价,“麦特龙”本身依靠供货企业返利维持运营。

[1]  [2]  [3]  [4]  
来源:齐鲁晚报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淘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