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家:告别乔布斯崇拜
http://www.cww.net.cn 2012年4月18日 14:46
这个事情我没有想过,我更多的还是从正面的角度看,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吸取什么营养。在中国,变革的时候,我倒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 什么被我们忽略了? 很多人会奇怪这点,你不是一个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的企业家,但是你却非常推崇乔布斯。 田溯宁:我觉得还是他所代表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尤其是他唤起人热情的特性,和我还是有很多共鸣。他的产品对我个人影响很大。他的戏剧性故事对一个企业家而言非常容易引起共鸣。他做的产品很明显改变了人的生活。我过去无论在亚信还是网通,还是现在做的事情,都是间接在做改变人们生活的事情。至于没有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这一方面可能是我的遗憾,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选择。你不可能这辈子什么都做,还都能做得很好。 你在讲创新的时候和乔布斯所说的创新还是不是很一致,他主要是在讲产品上的创新和对行业的改变。 田溯宁:有人说创新分为三类: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本身的创新和政策的创新。在中国,要想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至少我自己觉得,一个人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到一定程度。 在网通的工作,很多是制度上的创新,国有企业怎么去做,但目标是希望通过一种产品方式的创新,使大家能够享受到比较便宜的宽带生活。现在做云计算也是希望往这边走。 我自己也在想,从亚信到网通再到云计算,有没有必然的东西。可能每个阶段看起来有很多偶然的东西在起作用。但对我来讲,每个阶段都是希望信息获得的成本能够下降。互联网、宽带和云都是如此。信息获得成本的下降对我们很多人都非常重要。在封闭的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核心还是最快速、最简单地获得知识。这种追求我没有变。当时为什么去网通做宽带光纤,我觉得很难拒绝这个机会。包括云计算,我从47岁开始做这件事情,也是从这个角度去想的。 至于是不是能够用一个产品来表现,这个事情我也想过很多遍。有两种不同的影响力获得的方式,一个是通过产品,让人能够使用,以此来获得影响力;另一件事情是做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可以做很多事情。第一种方式可能影响力会更大,商业价值可能也会更高;第二种方式,可能更基础。 为什么我花很多精力做基础因素而且乐此不疲,我自己想,可能的要素还是两点。第一,我毕竟不是一个技术创新者,我自己的教育背景决定,我不是一个对技术对软件很熟悉的人,不是自己能够做出产品、写出软件的人。但很多人是这样的。而要做一个基础设施的事情,无论是电信的基础设施,还是现在的软件和硬件的基础设施,我可能自信心更强一些。你让我做一些B2C的东西,我能不能像周鸿祎一样,想出一个东西大家都来用,或者想出一件事情能抓住大众的心理,我没有那么多自信。这是遗憾也好,对自己特点的认识也好,但人一辈子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 这是乔布斯最擅长的,直接抵达消费者。 田溯宁:对,更直接。这个事情也是我不断问自己的一件事情。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我就发现我的判断力没有到最好。以前讲对用户的判断,互联网上可能是周鸿祎也好、马云(微博)也好,有很强的判断力;传统商业上,史玉柱能挖掘出人内心想要但又不好说出口的东西。这方面我一直没有太强的判断力。但是我对技术的趋势,以及对这种趋势在中国的需求(的判断),比别人自信心可能更强一些。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早期互联网我算是比较早看到这个趋势,宽带也是这样,现在云也是。 乔布斯在产品创新上的东西有可能被中国的企业家学过来吗? 田溯宁:我觉得产品上的东西好学,背后的东西很难。 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 田溯宁:我们这段时间热衷谈乔布斯,但可能忽视了这一点。背后的这套东西还是软件,他30年来就没有离开过这一点。他最早做MAC OS,之后离开苹果,做了NeXT,NeXT的硬件不成功,但后台的软件很好。当他做iPod的时候,大家都看到这个漂亮的“完美之物”,反而有些忽略了后面的iTunes。其实他很早就做云架构了。他很早就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云架构特别重要的是,你要有套软件能把端的资源和云的资源管理好。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作 者:李翔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