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通信财经 >> 正文
 
人民网IPO闯关成功:缺少盈利模式遭质疑
http://www.cww.net.cn   2012年2月20日 14:34    

在人民网的招股说明书中,这一点没有避讳。人民日报社及其全资控股的《环球时报》、《京华时报》、《汽车报》合计持有人民网79.54%的股份,是绝对的第一大股东。后续增资的十几家央企股东分别只拥有1%—3%左右的股份,更多是捧了个钱场。人民网的治理结构则仍然延续了以往的体制内模式,董事会中并无来自战略投资者的股东代表。

的确,无论是股东结构还是利润来源,人民网的背后都站着强大的政府身影。招股说明书显示,财政部连续四年都是人民网的第一大客户。此外,人民网还享受着令其它企业眼红的“税收福利”。

当然,一股独大并非没有好处,它可以继续保证稳定的政府资源,这将在市场不景气时确保人民网的业绩。对于外界质疑官媒进入资本市场的诸多风险,比如政治诉求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冲突,何加正并不担心。他认为,人民网兼具舆论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双重身份,如果能结合好,正是人民网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把政治权威转化为商业利益,实践证明,这个并不矛盾。”

问题恰恰在于,依靠体制内的思路和做法,封闭的人民网董事会能否带领这家网站走出一条市场化道路。尽管人民网借助上市准备铺开战线,开辟一番新天地,但对于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来说,仍缺少一个被广泛看好的商业模式。

无论网站收入还是用户访问量,人民网目前都是“商业网站”的零头。在收入方面,暂不提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腾讯,新浪、搜狐等年收入都在30亿元以上。人民网日均访问量仅是新浪的8%。

人民网主要业务由互联网广告业务、信息服务、移动增值业务和技术服务四个方面组成。2011年上半年,51%的收入来自于互联网广告业务。不过,广告作为互联网最早、最传统的盈利方式,带给人们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多。人民网旗下旨在进行业务延伸和商业运作的多家子公司均处亏损状态,其中去年上半年,环球在线亏损501万元,人民视讯亏损98万元。

“官网上市一定要解决盈利模式的问题。否则,即使能强行上市,但在资本市场上也会被低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表示。

人民网总裁廖曾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新闻编采和发布业务的优势,充分展现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态,提高多媒体业务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将进军新业务领域,包括地方频道、舆情监测、无线增值业务、多媒体视频业务及全媒体数据库业务,使人民网的盈利模式更为多样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网还是首家将采编和经营整体打包上市的官方媒体。由于历史原因,商业网站并无采编权,而人民网却拥有121人的采编团队,这被认为是其核心竞争力。通信世界网

[1]  [2]  [3]  
来源:中国企业家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人民网  上市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