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要闻 >> 正文
 
高铁之乱技术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http://www.cww.net.cn   2011年7月28日 20:05    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赵一海 实习生 刘星 刘文苑 马晓旭

铁道系统内部核心人士介绍,“7·23”动车追尾事故原因初步查明,只待有关方面权威发布。

信号系统地面设备本身的设计问题使雷击造成的故障升级,红码发成绿码,错误发出绿灯信号,引导D301前行追尾。

从23日20:25开始,一系列似乎合理的复杂调度实际上把两辆动车放到了危险的悬崖边,而信号设备的故障最终把两车推下了悬崖。

“必须出现”的红灯

事发5天了,寿达山仍然对他看见的那一幕困惑不已:前面的那辆火车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寿达山是“7·23”动车追尾事故当地若干目击者之一。事故发生地位于温州双屿镇下岙村,这里是温州城郊的一个“城中村”,村民们与数倍于村民的外来务工者聚集此处。来自安徽宿州的寿达山在一个鞋厂上班, 他的厂子离出事地点不到一百米。

“前面的那辆车” 就是D3115,7月23日20:23,列车停在了高架桥上。在其后12公里的永嘉站,是另一辆动车D301。距离两车追尾的惨剧发生,还有最后的8分钟。

一份网上流传的火车 “调度记录”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前这一段复杂惊险且令专业人士费解的调度作业过程。南方周末分别向多位有关专家、温州南站相关负责人求证,基本认可这份记录的真实性。

根据这份调度记录,可以还原两车的行驶状态。在此之前,温州南站发现永嘉方向下行来车三接近(临近车站的三个闭塞分区,约5-6公里)电路出现红光带(无理由全部显示为红灯的故障 ) 。因此调度布置温州南站与永嘉站均转入非常站控。

据了解,事故线路使用CTCS-2列控设备,正常情况下列控设备会将铁路隔成若干区间,一个区间理论上只能放入一辆列车,列车进入后,区间尾部信号灯将显示红光。同时,铁道信号设计采取的是 “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即假如出现故障问题,则自动导向安全一方的技术原则。假如地面信号系统损坏,无法发现列车信息, 则该区间永远显示红灯。

D3115与D301此时都已被调度呼叫转入非常站控模式运行——非常站控意味着区间信号故障,但出于效率需要,要维持一部分行车。通俗地说,两车都将以调度授权,人工结合信号的方式行驶。

事后分析,极有可能是由于调度与信号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双重错误,导致追尾。

当晚为雷雨天气,来自铁道方面较早的说法,D3115 停车是因为遭受雷击。“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 造成追尾。”

“雷击说” 甫一出笼,即引起广泛质疑——即使因雷击导致前面动车失去动力停车,由于动车有自动防护系统 (ATP),后面的车也不应该撞上,而是在距其一定距离时自动刹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郭进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由于动车的速度很快,所以不能靠人来进行车速的控制,而是ATP设备自动控制车速保障安全。”

事实上, 在京沪高铁刚开通的三起事故中,虽然有一起事故因雷雨天气导致。但据专家分析影响的其实是风而并非雷电。一位有着20年驾龄的火车司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 他的开车生涯中从未碰过到因雷击导致的停车事故。

而对D3115的行驶状态进行分析,在停车之前,D3115从永嘉站出发,8分钟内行驶12公里,平均时速近100公里,最高时速接近200公里。雷击丧失动力一说显然不能成立。

按照寿达山的描述,前面的动车(D3115)缓缓驶上高架桥而后停止。尽管每天有数十辆动车从头上飞驰,但停车的情况此前却从未发生。寿达山心里升起不祥预感:别出什么事吧?

[1]  [2]  [3]  [4]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动车  追尾  信号系统    铁路通信  雷击  安全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