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概念股年度三大关键词:做空、破发、摘牌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2月7日 10:36 证券日报
4.中概股年内破发频现 2011年6月,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的处境急转直下,屡遭信用危机,股价市值大幅缩水。7月,众人关注的盛大文学和迅雷在上市前宣布暂缓上市,使得7月份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为零。8月,推迟数月上市的土豆网逆市IPO开盘即破发。9月仍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10月至今市场上也再没有听到一家中国企业有赴美上市的计划公布。 据《证券日报》记者之前统计,在2011年赴美上市中国的14家公司中,除盛世巨龙没有相关数据外,仅有BCD半导体和奇虎360两家上市公司股价高于发行价,其余12家股价均已跌破发行价。 点评:不可否认的是,令做空者有机可乘的正是中国概念股普遍的财务管理不严谨。 这些企业赴美上市所遭遇的问题,大都并非因为空头势力所宣称的刻意欺诈,更多是因为对海外资本市场规则的不熟悉、上市匆忙、准备不足以及上市之后的松懈。(杨 萌) 5.中概股集体被猎杀 2011年下半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频频遭遇做空和猎杀。就在投资者信心低落,如惊弓之鸟时,浑水不失时机地再度抛出一份长达近80页的报告,矛头直指刚刚发布靓丽财报的分众传媒公司,称其不但人为美化业绩数据,还存在贱卖股东资产以及内幕交易等问题,并将其比作因财务造假而濒临倒闭的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建议投资者“强烈卖出”。消息一出,分众传媒的股票立即遭到无情抛售,当天股价大跌近40%, 15亿美元随之蒸发。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另一家以专门“唱空中概股”闻名华尔街的研究机构香椽公司,半个月内接连两次发布报告,称奇虎360的股价被高估,并质疑其盈利模式很像之前被迫退市的“中国高速频道”。 据了解,67家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来自第三方的公开质疑;类似浑水这样的机构做空事件不断涌现;46家中国概念股被停牌和退市。 点评:当年很多投资者追捧中概股,并非真正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看好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中国十多亿人口形成的巨大潜在消费群。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成为“唱空中国论”的某种环境。 并且,美国市场九成以上由大机构控制,而华尔街的大多数基金经理并不了解中国企业,其中很多人根本没来过中国,更不用说亲自走访自己投资的企业。因此,在研究公司、媒体小报和卖空的中小型对冲基金的合力下,有关中国公司的谣言极易被轻信,袭击中国公司的行动更容易。 6.美国出台新规审查反向并购上市 今年以来,曝光的一系列会计丑闻使得美国证券管理者批准了更加严格的有关反向收购公司的最新上市规则。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SEC)的最新规则下,任何希望通过反并购上市的公司必须满足更加严格的NASDAQ OMX,NYSE Euronext和NYSE AMEX的上市要求。 早在2010年12月,美国证监会就对赴美上市的上百家中国企业进行过调查,而重点就集中在借壳上市的企业。 按美国审计局的说法,从2007年到2010年,在美国上市的600个中国企业中就有159个是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进入股市,这正是调查的重点对象。 而在2011年6月,美国证监会因未按时提交报表及财务造假等因素对四家中国企业提起行政诉讼。且今年被停牌、摘牌的中国企业达十余家。 点评:在SEC出台新规时,《证券日报》记者曾采访纳斯达克前中国首席代表徐光勋,他表示:“SEC的新规其实要从两方面讲,一方面,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新规看起来是针对上市公司,但更进一步的意思是想提醒美国的专业机构,如美国国内的券商、律师行、会计师事务所,一定要按照规定办事;另一方面,对于想要赴美上市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按照已经制定的‘游戏规则’来操作。”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