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入冬论引发热议:无钱可烧品牌电商如何过冬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1月28日 09:06 南方都市报
自从乐淘网CEO毕胜在2011华人经济领袖盛典之商学院巡讲活动上抛出“电子商务是浮躁的,面临着巨大的红海竞争,不赚钱的生意就是泡沫”等一系列“行业坑爹论”之后,这一话题便引起了业内热议。 挺毕胜的人认为,他说出了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现状,但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社区派代网总裁邢孔育却认为,将一个每年仍以两三倍速度成长的行业称为“红海”不免有些失当,关键在于,目前国内市场和融资环境趋于谨慎,使得过去被广为采用的“拿钱做规模再拿钱再做规模”的企业成长模式开始遭遇瓶颈,转型成了电商“入冬”时普遍面临的问题。 为此,南都记者专访了骆驼服饰CEO万金刚、茵曼董事长方建华和好乐买创始人鲁明,听他们从传统线下品牌“触电”、淘品牌和独立B2C的角度,谈谈品牌电商“入冬”术该从何修炼起。 如何定义“烧钱”? 南方都市报:据说,现在国内很多独立B2C的市场推广费用已经占到了销售额的30%-40%。几位用在产品和品牌推广上的成本占销售额的几成?多大的占比才算良性? 方建华:茵曼的推广成本是这样的:2008年的时候,淘宝网内的广告费很便宜,打首页的广告,淘宝商城的广告基本都是赠送的。但因为才刚刚起步,品牌都需要一个积蓄期,在这段时间里,也许你投入了5万块钱,它是无法与你的销售额形成良性比例的。 我们最初的占比在20%-30%,但今年的广告成本可以控制在8%以下,如果明年销售量更大,占比可能更少。一旦量上来了,广告占比就会慢慢缩小。 万金刚:我们的电子商务是从今年6月份才正式开始操作的,在淘宝商城里有骆驼服饰旗舰店和骆驼女鞋专营店,在淘宝集市有一个皮具直营店。9月19日到10月23日,我们在淘宝网内做了一个活动,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不包括其他的C店和分销,当时花的广告费是500万多一点,基本控制在10%以内。但相比之下,我们自己做的一个B2C网站,十几个人做,可能就要花到50%左右的推广费。 据我的了解,稍微大一点的卖家基本都在10%-15%的范围内,我个人则觉得控制在20%以内是可以接受的。 鲁明:我觉得10%左右是比较良性的,现在如果要去做品类推广,可能会达到30%-40%。 重拾品牌电商的价值 南都:这么说来,其实大家对于“烧钱”做推广都还是比较谨慎的,那做品牌电商和单纯做一个网上的“卖货”渠道、或者是在线下做品牌,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万金刚:我是做线下品牌起家的,所以只能讲我做电商之后的感受。老实讲,我觉得区别不大。 有人可能会以为,电商品牌比线下品牌低价,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其实线上线下的价格差不了多少。因为实体店的价格只是看起来很高,实际上是虚的,真正不打折就卖出去的不多,商场里每天都在不停地搞活动,消费者也在等着搞活动。用银泰老总的一句话说,真正原价卖的不到30%,70%的是打折买的。 我们过去做线下品牌的经营思路其实很粗,在产品方面做一些区隔,以不同年龄的人群、不同的城市区隔开来,基本上就是这样。但可能就是因为有了前些年的积累,虽然我们的男鞋放到网上销售可能是价格比较高的,但现在消费者的回头率有30%-40%,我觉得这主要源于品质和性价比。 方建华:我也不太认同网购消费者是只追求便宜的。茵曼的顾客基本以月收入3500-6000元左右的白领为主,如果把一件T恤卖29块钱,这群顾客可能没人会买账,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个东西不好,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顾客可以接受的价位内,让他们觉得是占了便宜,而不是绝对的低价。比如之前淘宝的“双十一”活动,我们做了一些高档的毛皮衣服,5折后2000多的价格,仍然有不少消费者觉得占到了便宜。这是做品牌和单纯卖货之间的区别。 [1] [2]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