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国内 >> 正文
 
智能电网:电信业的下一个蓝海
http://www.cww.net.cn   2010年8月6日 14:09    中国信息产业网    

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签约共推智能电网

7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网和通信领域开展合作,以共建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为着力点,合作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主要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推进光纤到户建设;同时,共同推进市场资源合作,开展光纤接入、宽带业务、融合业务、行业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

“智能电网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在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关于合作共建坚强智能电网的签约仪式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张晨霜表示,中国电信将通过固定网、移动网、互联网的融合优势,为国家电网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涵盖从基础通信电路到电力行业应用、高效协同办公、融合通信应用等业务,帮助国家电网打造坚强智能电网。那么,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商机?电信业应如何将信息化服务能力与智能电网的信息化需求结合起来,开拓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专家表示,通过国家电网和中国电信此次合作,电信运营商有望深度介入智能电网中涉及的通信和应用市场,并合作开拓物联网的巨大商机。

信息化是

智能电网的核心特征

从对电力行业相关专家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智能电网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其中更以信息化为核心。在智能电网的调度、管理、监控、监测各个环节,信息化都大有用武之地。

自2006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就提出了在全系统实施“SG186工程”的规划,即: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八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其中每一项目标,都明确地将信息化作为核心。目前,SG186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2009年6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成立智能电网部,标志着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关于智能电网对信息化的需求,国家电网智能电网部主任王益民的理解是: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实施基础,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从而实现安全、可靠、优质、清洁、高效、互动的电力供应。有专家指出,现在重新强调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除了更注重安全可靠之外,还要着力强化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远程图像监测要提高清晰度,信息采集规模要进一步扩大等,这些都对网络带宽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需要借鉴通信公网的运营经验和优势资源,积极研究3G、4G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信息化需求。据了解,国家电网计划于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现代电网,这里面其实都蕴涵着通信企业的参与机会。

物联网是

智能电网的应用抓手

记者在采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与通信研究所的陈希所长时,特意向其求证了此前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国家电网的物联网计划”传言。此前有媒体报道说,国家电网的意图并不完全是“三网融合”,而是今后的物联网和“感知中国”计划。对此,陈希指出,所谓国家电网的物联网和“感知中国”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智能电网的“互动化”特征的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确实是走向物联网、传感网的方向。而在这一领域,国家电网由于自身资源的局限性,更多的是充当电力光纤接入的角色,很多系统软件和应用模式,必然需要与电信运营企业、软件企业等合作开展。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石美君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18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智能电网  电力光纤  电力光纤入户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推荐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