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通信财经 >> 正文
 
国泰君安死磕同洲电子:前脚签协议后脚降评级
http://www.cww.net.cn   2010年5月31日 08:53    理财周报    

    同洲前脚签订三网融合协议,后脚就被国泰君安踢出三网融合组合,业内人士质疑内有隐情,华夏系不动

    同洲董事长袁明最近有点烦,源头来自国泰君安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谭晓雨的一份报告。

    就在三网融合方案即将出台之际,饱受“窃取门”困扰,但具备实际三网融合利好题材的同洲电子(002052.SZ),被国泰君安抛弃,评级由“谨慎增持”下调为“中性”。而在其下调评级的前三天(5月15日),同洲电子刚刚和深圳广电集团签订了三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

    “业内大家都知道中性是个什么评级,几乎就是卖出的同义词,没有比这个评级更低的评级了。”一位资本市场业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但是这份报告某些部分做得并不专业,在没有任何计算的情况下,‘假定’出同洲电子2010年全年业绩,而假设的前提没有基本面的配合,甚至完全相反。”

    “自从国泰君安发布这份研报后,同洲电子二级市场上的盘面开始变得玩味起来。据我个人的观测,这一段时间同洲电子成交量突然放大,但每天几乎都是大单刻意打压,同时下方出现小单接货。”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自己直觉感到有人出逃,另外却有人暗中接货。

    一份奇怪的研报

    这个事情要从国泰君安的报告开始说起。

    今年5月18日,国泰君安旗下两位研究员——谭晓雨与吴轶,联合署名发表了一份题为《同洲电子:业绩大幅下滑,下调评级》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的写作起源是5月15日同洲电子与深圳广电集团签订了三网融合的战略合作协议,5月17日,同洲电子对此事件发布了确认公告。

    国泰君安的研报主要内容是看空此次同洲电子和深圳广电集团的合作。另一边厢,由于费用的激增,造成2009年全年与2010年一季度业绩亏损,国泰君安“假定公司3-4季度与2季度业绩持平,预计公司全年业绩为亏损1500万元到盈利1500万元之间。……鉴于公司订单计划不确定性大,公司未来盈利预测难度增加。我们下调评级为中性,并将其从‘三网融合’主题组合中调出。”

    “首先是假定3-4季度业绩与2季度持平,没有任何的数据推演,最后居然能算出亏损1500万元到盈利1500万元之间。其次是订单问题,为什么签了协议反倒订单不确定性会变大?根据此推断下得出结论,把同洲电子调出三网融合的组合,但同洲是所有三网概念股中少数的纯正概念股。”上述人士对国泰君安研报提出质疑。

    同洲电子:

    分析师调研至今已近一年

    国泰君安的下调最早要追溯到2009年10月,也就是同洲电子定向增发后的三个月,依旧是谭晓雨、吴轶发布的研报,看空同洲电子全年业绩,将评级定为“谨慎增持”。

    国泰君安看空的如此“信心满满”,是否因为两位分析师对同洲电子经营状况了若指掌?但根据记者的调查,事实并非如此。

    同洲电子董秘办人士向记者介绍了两位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记录,谭晓雨、吴轶两位分析师最后一次实地调研是在2009年的7月29日,调研的原因是了解我们的定向增发项目,一起来的还有其他券商分析师。”

    另外,在2010年5月15日,两人也出席过同洲电子与深圳广电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外,就再没有与同洲电子接触过。

    据她介绍,这两次接触中,2009年7月的那一次是同洲电子定向增发项目路演,当日除了例行的会议推介,同洲电子还将一众分析师们带到了厂房、生产线等区域参观调研,“基本算是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活动”。

    而5月15日的签约仪式上,两位分析师没有向工作人员询问过合作细节,只在展厅浏览了一下三网融合产品便离去。

    对于国泰君安在随后就发表了调低评级的报告,董秘办人士则未给予评论。

    研报作者“老带新”

    上述业内人士继续“爆料”:“5月18日后,同洲电子成交量的异动背离了大盘成交量,背后大资金运作迹象明显。不排除研究机构故意看空,让里面的其他机构在低位交出筹码,而相关资金伺机进场,并在三网融合具体方案出台后好配合拉升。”

    但这种说法没有获得机构人士的认同,一位熟悉机构操作模式的券商自营人士表示:“同洲电子的机构盘是华夏系,华夏系作风业内闻名,不可能听一份券商研报干活。他们有自己的研究员,操作也是自己判断。而华夏系在同洲电子中数量很多,这股资金通常会共同进退,它们要‘交出’筹码,那同洲电子的走势就不是这样了。”

    记者查阅发现,华夏系有4只基金在同洲电子中,持有2662万流通股。其中华夏优势增长也潜伏在另一个具备三网融合题材的武汉塑料(000665.SZ)中,而武汉塑料在5月18日前后成交量没有明显异动。

    在5月10日,武汉塑料放出天量,当天及后续数天的成交回报中只出现过一家机构卖出约100万股。据一季报数据显示,武汉塑料也有华夏系4只基金,手握1200万筹码,中邮核心优势与华融资产各持有100万流通股。

    因此,华夏系尚未从武汉塑料中撤退,单独从同洲电子撤退的可能性也不高,这不符合华夏系多年来养成的“狼群战术”习惯(多只基金同进同出攻击同一个品种,如广汇股份)。

    东海证券广电业分析师则表示:“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研报第二作者没有投资咨询资格,写了这个报告,给首席(谭晓雨为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审核一遍,觉得没问题就发了。”

    据他介绍,这种新人当“写手”,挂首席名字发表的事情在券商界比较常见。首先,有头衔的分析师都没什么时间写报告;其次没有投资咨询资格的新人不能单独发研报,而且新人也需要锻炼机会。

    记者通过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第二作者吴轶确实没有投资咨询资格,仅有一般证券业务资格。

    但截至记者发稿日,仍未能联系上国泰君安两位分析师,其解释是:“两位分析师都在外地开会未归。”

    费用激增:

    同洲电子员工薪酬高于高管

    事实上,同洲电子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除了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窃取门”、“高管潜逃门”事件,连续两期难看的财务报表也让同洲电子面上无光:2009年净利润仅4800万元,同比直线下降55%,一季度变成亏损5260.22万元,同比增长-293%。

    对于业绩的下滑,上述董秘办人士回应说:“主要是管理费用的上升。为了向端到端解决方案转型,同洲电子里面大概有1400多名技术人员,部分人员的工资比高管还高,人工支出十分庞大。另外,公司约有2亿元人民币的存货,订单交货耗时较长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周转周期较长的问题。”

    同洲电子业绩下降中,人工、劳务费的支出增长很快,这一点和前一段时间的“窃取门”事件相关。早在今年2月底,网络上流传一则消息称:“同洲电子没有发放2009年年终奖,裁员30%,手机部门关闭,人被公安带走。”该事件在两个月后被媒体大面积报道,同洲电子尽管出面澄清但仍难说明孰是孰非。

    同洲电子董秘办人士否定了年终奖拖欠说法,但并不否认“对核心研发人员加了绩效工资,工资水平提高了17%”的说法。她表示:“激增部分主要一个是加工资,另一个是招聘了不少销售和技术人员,再就是公司加强了海外客户的联系,来往国外的差旅费增加很多。”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石美君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18
关键字搜索:同洲电子  国泰君安  三网融合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