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电信短信救援日记
http://www.cww.net.cn   2010年4月20日 12:43    通信世界网    

    “软交换数据开通。可以睡个安慰觉了。”

    4月18日凌晨0:05,玉树震区,西安机动局副局长冀亚文正在用天翼手机发送短信。虽然廖廖数字,但是高原缺氧让他反应迟缓,每输一个字都要费力地想一想。

    14日7点49分,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中午13时,担负西北地区应急通信任务的陕西电信西安机动通信局火速集结,弛援玉树灾区。一路上,担任领队的副局长冀亚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记下西安机动局救援灾区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奋战在抗震一线的电信人员那些生动感人、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4日晚22:00,“连夜赶路。翻越六盘山、日月山。途中雨雪交加,山路湿滑,视线非常难辨,现在进入藏区。前往玉树还需十五六个小时。”

    15日上午10:36,“现在大家在海南州吃早饭——陕西臊子面、肉夹馍,这是出发以来吃的第一顿饭,好香啊。”

    中午过后,海南州突发强沙尘暴天气,强风裹挟着沙尘暴,弥漫着整个道路,道路能见度降到100米以下。“车队正在穿越一塔拉、二塔拉沙漠。黄沙满天,狂风大作,沿途看见好多汽车被风吹倒在路边。”拨通他们的电话,车外呼啸的风声充斥着话筒,甚至掩盖住了他们说话的声音。

    18:40,“夕阳西下,我们向巴颜喀拉山最高处进发,向海拔五千多米的最难关冲锋。大多数人出现高原反应,特别难受,两位驾车壮汉已经支持不住躺倒了。”

    16日凌晨零时,一路疾行35小时,历经千难万险,西安机动局的1000线程控车、200千瓦电源车、KU卫星车、软交换车终于到达玉树,成为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应急通信队伍,同时也是陕西省第一支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伍。

    虽然体力重度透支,几乎到了身体极限。但是一驶入玉树分公司院内,大家二话不说,立刻跳下车来开始安装、调测设备,在凌晨5点多开通了卫星通信、数据业务和程控交换业务,为党政军抗震救灾及重要大客户的通信提供了有力支撑。

    4月的玉树,冷风刺骨,地震造成水电中断,房屋倒塌,救援人员只能吃干粮,“蜗居”在设备车上。

    17日15:23“连续疲劳和高原反应,使同志们看起来很憔悴,但任务还很艰巨:200Kw油机在为玉树电信分公司机房所有设备、通信指挥部和机动局所有设备供电;卫星车在提供通信电路的同时,要为新闻媒体传送电视;等当地传输到位后,软交换要开通,为通信指挥部和新闻媒体提供ADSL。”

    15:29“环境艰苦出乎意料!但同志们顽强精神更让我感动。

    “机务员兼驾驶员蒲荣辉,既要开车,还要开设备,一开通又转入现场值守。当下有个小困难无法解决,他的隐形眼镜3天没有清洗了,眼睛红得像兔子。

    “电力机务员兼驾驶员王青理,在翻越巴颜喀拉山时,高原反应强烈,呼吸短促,情形堪忧。但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布放电缆,拦也拦不住。

    “担子最重的是雷兴安,技术总负责,开了卫星电路,又去开1000线,50多个小时没合眼,一下子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声音沙哑,嘴唇干白,心疼但没法让他休息。设备开通后舒了一口气,告诉我他今天高级工程师评审答辩。”

    稍后,冀亚文高兴地发来短信:“真的感谢陕西省通信管理局,鉴于雷兴安同志在玉树抗震救灾,破例将现场答辩改为电话答辩,真的感谢加佩服,管理局智慧”

    这天中午,陕西省电视台约好了采访他们。从14日出发起,大伙儿就没能洗脸刷牙了,为了今天的“出镜”,大家特意洗了脸,刮了胡子。

    “洗干净了,别给中国电信丢脸,也叫老婆孩子放心,镜头一定多给大家,让家人看见好放心!”

    18日,冀亚文再次发来短信——

    “指挥部安排了人员调整计划,高原反应强烈的人员、年龄大的同志先返回。设备必须值守、年轻力壮的留下。”

    虽然短信中没有多说,但我们知道,他肯定留在了玉树继续坚守。

    20日,在和一线的电话中得知,玉树灾区出现降雪,前往玉路的陆路全部封闭。冀亚文由于过度劳累,体力不支已经病倒,医护人员输液治疗后命令他立即返回,否则有生命危险。当天,通信救援指挥部安排他乘坐飞机返回西宁治疗。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关键字搜索:中国电信  玉树地震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