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究竟革了谁的命?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0月15日 08:39 第一财经日报
作 者:陆维止
所谓的“微革命”究竟意味着未来媒体格局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演变,抑或仅仅是专为当下宅一族营造的海市蜃楼? “革命不是‘推’出来的。”《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上周以一句颇为挑衅的结语,引发了绵延至今的 “微革命”之争。 作为一种社交工具,以Twitter与Facebook为代表的微博是否具有改变现实的价值?格拉德威尔的质疑无疑捅了数亿名微博粉的“马蜂窝”。后者纷纷在各大网站与博客上予以回应,一些骨灰级粉丝甚至发出了“未来属于我们”的豪言壮语。所谓的“微革命”究竟意味着未来媒体格局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演变,抑或仅仅是专为当下宅一族营造的海市蜃楼?假如答案是倾向于前者的话,那么这场革命是否有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深更远? 微革命之争 “微博达人似乎相信,Facebook上的好友与现实中的朋友无异。社交网络在提升参与率方面可谓卓有成效——但这是以弱化参与动机为代价的。换言之,Facebook式的惰性行动主义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它激励人们作出了真正的牺牲,而仅是促使人们去做那些看上去不值得有所牺牲的事情。”格拉德威尔以现代史上最富成效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为考察对象,最终得出了上述结论。在他看来,真正的行动主义是以科层权力为导向,建立在亲密友谊与共享体验的基础上的,而不可能来自“虚弱的纽带”与“横向”关联,两者正是网络“好友”与“粉丝”的典型特征。 微博是否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去年6月,围绕伊朗大选之争展开的“博客革命”以燎原之势突破当局的信息屏蔽,可谓轰动一时,结果仍是惨淡收场。或许,有科技迷艳称的“Facebook革命”亦不过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最新版本。 诚然,按照格氏对“革命”的定义,衍生于微博的“点击主义”(clicktivism)看上去简直就是小打小闹,或是徒具声势,一拍即散。然而,沉迷于“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的乌托邦主义者似乎忽视了“点击主义”日复一日的增量效应——看似蚍蜉撼树、难成气候,实则于潜移默化中改变并塑造我们的世界。微博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限于格拉德威尔所称的“拉拉队员”或是广告工具,行动主义的内涵亦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对峙。就多元信息的迅速传播与世界范围内的群意塑造而言,微博正开始扮演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诚如一位6月“博客革命”的参与者所言:“我们希望能被世界看见和听到。我们要争取所有可能得到的支持。” 创建一座个性化虚拟城市。在这里,信息的流动是无拘无束、充满活力的;Facebook则不然,尽管其粉丝群更为庞大,然而似乎大家都在自说自话,鱼龙混杂,难辨真伪。更要命的是,你得首先加某人为好友,才有机会睹其真容,如果发现对方满嘴跑火车,那么你只好硬着头皮将其踢出好友名单。由此观之,Twitter业已成为塑造媒体传播新格局的重要基石;Facebook则是熟人之间唧唧歪歪、家长里短的小天地,同时也是广告界的兵家必争之地。 这大概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Twitter几乎占据了所有新闻头条,却依然两袖清风;Facebook倒是在广告界、游戏界玩得风生水起,全线出击,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与所有特立独行的技术天才一样,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曾拥有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青葱时代:17岁那年,他开发了一款可根据用户喜好选择音乐曲目的突触媒体播放器(Synapse Media Player),并拒绝了微软的丰厚报酬,将其免费发布到网络上。扎克伯格所代表的正是一种“黑客理想主义”:纯粹的知识探索、充满乐趣的数学游戏、智商优越感与新生活方式的宣言。因此,Facebook一开始对广告商不屑一顾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这是一场众望所归的革命,革命者谈钱岂不是太俗了?
编 辑:徐亮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7
关键字搜索:微博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