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四川汶川大地震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增强通信网络防灾抗灾能力,中国移动迅速开展了应急通信体系研究工作,在国内首创构建起“天地一体”的集中化应急保障体系。
应急指挥全网集中调度,通信保障全面升级
中国移动已建成集中指挥调度系统,并向全国推广运用,可以实现省市资源全网共享。据了解该体系由四大要素构成:科学的维护职能设置,高效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信息化的支撑手段、场景化的工作模式,体系覆盖中国移动全网运维团队,贯穿总部、省公司、地市三个层级。
中国移动集中指挥调度系统综合运用了多种信息化支撑手段,包括电子运维系统(EOMS)、视讯指挥调度系统、OA、短信等。期中最为关键的是电子运维系统(EOMS)和视讯指挥调度系统。以视讯指挥调度系统为例,可实时通达全国31省公司及部分地市公司,可实现全方位的7×24小时指挥调度,通过高质量的音、视频效果,提供面对面对的现场指挥。同时,通过多画面灵活配置的功能,实现与多个省公司的同时沟通,有效提升调度效率。
据了解,中国移动在运营商中首次引入应用于国家级自然灾害、国防安全和大型公共事件的“红橙黄蓝”四级应急预警体系。中国移动根据网络、设备关键性能的变化,将紧急事件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对于每个等级制定不同的应急调度流程。全网共有数百个“红橙黄蓝”流程,覆盖了所有重要业务、网络和网元。对告警监控、应急调整的每个步骤都有可操作化的明确规定,保证了流程的可执行性。当发现紧急情况并启动了“红橙黄蓝”应急流程后,信息将在1小时内传递至集团和相关省公司,保证了紧急状态下的协同运作。
“天地一体”打造最坚固应急通信网络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特大冰雪、地震、风暴等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通信网络畅通,中国移动还创新研发并采用抗灾超级基站、高空基站及地面应急通信车,建成“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打造最坚固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系。
据中国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移动对近50年来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情况及对通信设施的影响进行调研并分类,重点研究了地震、水灾、台风、冰雪等4类灾害对通信设施造成的损毁和影响,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基站通信设备、电源、传输、土建、安装工艺等建设标准,建设抗灾超级基站。
据了解,新建的抗灾超级基站可以抗9级地震烈度、抗百年一遇洪灾、抗百年一遇冰雪、抗12级台风等重大灾害,做到“地震震不倒、洪水淹不着,台风吹不垮、冰雪冻不坏”。此外,超级基站采用了光纤加卫星的双路由和双电源备份技术,确保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通信畅通。
2009年5月8日,中国移动第一个“超级基站”将在都江堰投入使用。按照灾害多发地区每个县城建设1个抗灾超级基站的原则,中国移动计划在全国共建设约1500个抗灾超级基站。2009年7月前,将完成一批抗灾超级基站改造工作,2009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抗灾超级基站改造工作。
高空基站即通过氦气艇等浮空器,升空数千米,承载大容量基站,实现移动通信广覆盖,主要应用场景是灾害发生后地面交通全阻时,快速抵达受灾区域上空,确保移动通信畅通。高空基站有两大优势,一是利用氦气艇等浮空器实现地面交通全阻时的快速布放,二是通过提升基站高度,实现移动通信广覆盖。
高空基站属于创新性研究,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尚无成功应用案例。中国移动攻克了艇上供电、电磁干扰、频率干扰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完成了氦气艇高空基站的阶段性试验测试。根据现场测试,当高空基站升空至1000米高空时,实际覆盖半径可达58公里,话音质量满足要求。
中国移动建设的抗灾超级基站,完全符合国家“平战结合”的原则,平时作为普通基站提供公众移动通信服务,发挥经济效益,灾时为县一级区域政府提供特殊通信服务,同时为灾区群众提供公众移动通信服务,发挥社会效益。高空基站的研究和实施,可解决灾时道路全阻情况下政府特殊通信服务,以及灾区群众公众移动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