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客户对需求的逐步清晰,对产品要求日益提高,靠赚“快钱”的软件公司开始逐步被市场淘汰;与其相对应的,从一开始就冷静看待这个市场的少数软件企业一直关注中国企业的需求,并与客户一起成长,在成功消化国外产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特点,认真研究行业需求,并不短创新。今天,这些企业渐渐浮出水面,并牢牢把控这各自潜心经营多年的领域。
“这是中国管理软件走向成熟的标志,它将开启一个全新的需求时代。”经历了“快钱”时代却一直专注需求研究的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这样看待“快钱”时代的消逝。如果说“快钱”时代的消逝将开启一个成熟的行业,那么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需求时代的来临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这样的背景下将是谁主沉浮?
快钱时代的泡沫让谁陨落
当硅谷精神夹杂着太平洋的海风吹到正处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时,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只要冒险就有机会。有人开始时髦的把“理性冒险”挂在嘴边,依靠模仿国外产品和需求模型,炒作最前卫的产品理念:财务软件、ERP、SCM“无所不能”,什么时髦就做什么,开创了管理软件的快钱时代。但却没有人理性的分析美国与中国的“时差”,更没有真正懂得创新的含义。这为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经历了‘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困境后,企业开始思考信息化征途的折戟沉沙是ERP的原罪还是需求错位。经过长期实践论证后,ERP被宣布无罪。那么需求错位就成为中国管理软件症结,也是‘快钱’模式走向陨落的开始。”长期关注中国管理软件发展的业内专家把ERP在中国的理性回归看做“快钱末路”的开始。ERP的炒作和跟风并不是“快钱”模式的全部,但它却让企业开始觉醒,这让后来在ERP、SCM、BI等领域继续跟风的软件厂商遭遇冷落,使得长期坚持“时髦论”并辉煌一时的厂商彻底陨落。
业内专家指出,只是一味炒作概念并照抄国外产品,没有潜心研究客户需求,没有“中国式消化”的厂商成为快钱模式推动者。在经历短暂风光后纷纷面临困境,他们的落马代表着快钱时代的消逝,也昭示着需求时代的来临。
需求时代的富矿给谁机会
“随着企业对产品功能、易用性及可扩展性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对软件厂商的行业经验和需求模型要求日趋严格,可以看出,用户已经成熟了。作为产业链条的最下游主体,能够冷静的看待需求,中国管理软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业内专家感慨用户的集体成熟。并指出,这个标志着中国管理软件需求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潜心研究用户需求的软件厂商将浮出水面。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大多数厂商在快钱时代淘金的时候,像博科这样的一批软件厂商就开始了需求之路的探索。据介绍,博科资讯从1996年开始关注物流行业,那个时候国内物流还完全处于手工作业状态,沈国康独具慧眼,在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领域潜心研究,终于研发出适合中国企业的物流软件,一经投入市场便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在物流行业取得成功的博科收获了这个蓝海领域的市场蛋糕,同时也让整个团队树立了需求意识和思维。在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和审计软件领域,博科的其他项目组同样靠需求复制了物流软件的辉煌业绩,成为国内行业软件的第一品牌。在快钱时代ERP概念盛行的时候博科没有跟风,而今在ERP遭遇冷落的时候博科却又一次洞察市场需求,准备推出可配置化的智能ERP系统。
业内专家指出,像博科这样的软件企业在国内还有很多,他们大都不为公众所了解,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类企业一般都具有深厚的行业功底,他们潜心研究行业多年,在快钱模式盛行的年代他们按耐住了寂寞,沉静下来搞客户调研,搞产品研发。今天他们已经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并能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在各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是市场对他们的回报,也是遭遇快钱泡沫洗礼厂商具有价值的参照物。
“快钱模式的消逝是中国管理软件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越来越成熟的行业将给软件厂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那些暂时缺乏竞争力的厂商可以从一些比较小的细分行业入手,专心研究客户的行业特点,并努力把需求模型转化为产品,进而转化为市场销量。”在沈国康看来,经历了快钱时代辉煌而如今有些落寞的厂商有太多的机会从头再来,因为逐步成熟的市场环境会带来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