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华为中兴的过度吹捧是一种伤害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16日 09:4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杨海峰
最近在很多财经或产经类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他们对中国通信业的两大制造企业华为和中兴赞赏有加,归其为中国的骄傲,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的代表;而认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等企业业绩的下滑就是因为“彼长此消”造成的。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作为行业媒体,我个人在国内外同很多机构谈中国通信业的时候都少不了谈华为和中兴,他们的崛起对于一个中国通信媒体工作者而言是一种骄傲。但是,最近的一些报道存在明显的“过热”成分。 过去几年,媒体在报道华为和中兴时都添加了较多感情色彩——是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崛起的一种出自内心的期盼,而华为和中兴的确在中国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正好契合了中国崛起的氛围。因此,给予华为和中兴较多的关注和报道并不为过。但是,作为行业媒体,我们还是非常地清楚他们所处的位置、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产业变革和发展的方向。 我个人认为,如同“棒杀”一样,“捧杀”,对于国内两家企业而言同样是一种伤害。我之所以这么说,是认为今天的华为和中兴离世界一流的企业还有很大的距离,整个通信领域的竞争还在进一步加剧,摆在华为和中兴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在这个领域,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形容并不为过。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乃至全球通信业走过了异常辉煌的10年。而华为和中兴恰恰抓住了这种时机,同时利用中国企业自己的优势迅速崛起。与之对应的的确是原有的通信业巨头的下滑甚至消亡。我想,这其中既有中国企业冲击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在面对产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某些企业在战略决策、发展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失误;同时,也是全球通信业从高速发展期逐渐向稳定发展期过渡的必然结果。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产业的巨大变革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通信领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式产业链,其核心是通信运营商,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基本的通信服务,从而也造就了许多大型的设备制造商作为其网络的基础搭建者。但是随着全球通信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通信服务的逐步饱和、运营商利润的不断下降等,分给设备制造商的蛋糕必然缩小。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运营商的崛起极大地削弱了传统运营商的实力和发展空间,从而也影响了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生存。 从2005年开始,全球ICT产业呈现了一种融合的大趋势。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在面对这种挑战时明显出现不适应,与之对应,IT企业则相对顺利地度过了融合这一关。而当全球3G建设这一现代通信最大的蛋糕接近尾声时,传统通信设备商开始遭遇更大的挑战。最近三年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各种并购案例事实上都是为了应对这种融合趋势。 对于华为和中兴而言,表面上看其竞争对手仍然是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以及思科等,但是从融合的趋势来看,下一波的竞争对手则是IBM、HP、甲骨文这类软硬件皆备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千亿美元的级别,摆在华为和中兴面前的显然是更激烈的战场。作为媒体,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去给他们敲警钟而不是一味地吹捧。 编 辑:徐亮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