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阿朗合并两年仍亏损难过整合关
2008年9月12日 10:50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财经时报 黄沙

    两年前,两家拥有全球最尖端技术的科技公司的合并造就了这个全球第二大的电信技术集团。

    在合并之初,阿尔卡特朗讯(下称“阿朗”)拥有近8万名员工,业务遍及地球上的130个国家,合并后的市场收益总值高达330亿欧元。

    此外,它还拥有有着“发明摇篮”美誉的贝尔实验室。这里产生过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等无数重大发明的诞生地。自1925年以来,共有3万多项专利在这里出现,平均每个工作日便有超过3项专利诞生。

    在中国,阿朗的过去也同样辉煌。它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合资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中国通信行业第一家外商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其海外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

    然而在今天,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却似乎失去了光泽。

    在过去的6个季度,阿朗从未交出一张盈利的财报,这令投资者失望不已,它的市值也随之蒸发了上百亿欧元。更坏的消息是,它的无线业务的“后院”——CDMA的市场规模已在萎缩,而在前景看好的WCDMA领域,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等同行们也在赶超它。

    经济上的拮据甚至迫使阿朗在不久前卖掉了有着传奇历史的美国贝尔实验室大楼。“公司已经不再能够支持研究了。在走廊里随便看看,有一大堆的空屋子。”一位曾经的贝尔实验室访问学者说道。

    在最黑暗的时刻,阿朗该如何自救?

    140亿和6.9亿

    “我青年时代就十分崇拜贝尔实验室,仰慕之心超越爱情。”1997年,当华为总裁任正非参观贝尔实验室时,其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回国之后,他在华为的内部刊物上写道:“当我看到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的实验室密如蛛网,混乱不堪,不由得对这些勇士肃然起敬。”

    是时,华为在朗讯或阿尔卡特的雷达显示屏上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或许连任正非本人都不曾想到,几年后的华为竟能和阿尔卡特朗讯在全球市场上正面交锋。

    在今年8月份中国电信的CDMA核心网招标中,华为甚至将对手逼入了墙角。这次招标的总价值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它关乎中国电信此后几年的设备,其总规模可能达千亿元之巨。招标中,阿朗的控股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提出了140亿元的总报价,这似乎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数字,但问题是,华为的报价为——6.9亿元。

    华为的手段令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方面感到尴尬。此前国内设备厂商的毛利一般在30%-50%之间,但华为这个近乎白送的价格将厂商间的竞争演绎到了极致。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认为,华为在此次招标中的低价政策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手段。“一些以前在CDMA市场相对弱势的设备厂商,希望通过此次招标获得更好的份额,占据更有利的市场位置。”他说。

    此前,在CDMA技术上有较深积累的阿朗在国内一直优势明显。2007年,阿朗占据了国内22%的CDMA市场份额,而华为的份额不到3%。由于很多电信设备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不宜被其他厂商的设备替换,所以电信运营商一旦在某地区使用某设备后,不会轻易更换,未来网络升级时也倾向于采用相同设备厂商的产品,使网络可以实现平滑过渡、升级。

    即便这样,中国电信似乎依然无法抵抗低价的诱惑。尽管招标结果尚未出炉,但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在此次招标中,华为以超低的报价抢下了近30%的市场份额,阿朗在广东原本占有的50%的市场份额全部被华为“攻占”。

    对于报价高居所有设备商之首的阿朗,这应该不是一个意外的结局。

    融合困境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全球市场。由于美国和全球经济的降温,通信制造行业的竞争在近年日趋激烈。收入降低令运营商们对网络的扩容、升级业务和新交换技术的改变不再像过去那么热衷,这给包括阿朗在内的所有传统设备巨头们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的阿朗同时还面临着内部的问题,两家公司在合并后的融合难度超乎了此前管理层的想象。

    9月2日,阿朗宣布任命英国电信前任CEO本·韦华恩(BenVerwaayen)出任CEO一职。在此之前,公司的CEO陆思博(PatriciaRusso)和非执行董事长谢瑞克(SergeTchuruk)就已被董事会双双辞退。

    据外电报道,早在7月27日的一次会议上,两人就已向董事会摊牌,称无法和对方共事。讽刺的是,正是他们两人促成了朗讯科技和阿尔卡特的联姻。

    事实上,阿尔卡特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并购朗讯科技的尝试,由于对管理层及权力分配难以达成妥协意见,谈判以失败告终。2006年,在当时的朗讯科技董事长兼CEO陆思博和阿尔卡特董事长兼CEO谢瑞克的强力推动下,阿朗的合并才最终得以实现。

    但在2006年11月合并之后两家公司的整合工作进行得颇为艰难。有外媒报道,由于合并后的公司中来自阿尔卡特和朗讯科技的董事数量相等,均为6名,公司往往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陷入僵局。

    在电信行业普遍繁荣的时代,这样的问题或许还并不致命,但在连行业巨头爱立信也出现大幅利润倒退的萧条时期,市场显然不会留给阿朗什么喘息的时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阿朗已连续亏损48亿欧元。

    员工的不满逐渐被激发出来。2007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许多工会员工在台下散布传单,批评朗讯科技与阿尔卡特合并后的裁员计划,并对公司的薪酬和离职金表示不满,谢瑞克的开幕辞因此被迫中断。

    韦华恩的救赎

    对临危受命的CEO韦华恩而言,摆在他面前的这位“患者”显然颇为棘手。

    据阿朗已发布的财报数字显示,阿朗合并后的累计亏损额达到48亿欧元以上。由于市值的不断下滑,阿朗股票被剔除出了道琼斯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而欧洲经济的衰退可能将使得公司营收在未来出现进一步的下滑。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没有随着阿尔卡特和朗讯科技的合并而解决。在阿朗的大本营美国,其以CDMA技术为核心的无线业务正在逐渐被新一代技术所替代。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它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被爱立信公司和其他提供低价、高级技术的竞争对手所攫取。在合并之初,许多分析师就认为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将逐渐被迫退出无线业务市场。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阿朗  合并  亏损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