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电子伺机整合手机业
2008年3月27日 11:03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通信信息报 高骥远

    “从长远来看,将旗下的手机企业整合到一起是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董事长熊群力近日给媒体的信息似乎露出了冰山一角,尽管他未透露对旗下手机企业如何具体重组安排,但中国电子整合之势已初现端倪,在“优势集中、做大做强”的整合策略下,中国电子的“压缩战略”也已引发出各种猜想。

    从“瘦身”迈向“强身”

    事实上,中国电子当初借鉴了韩国不少IT集团经验,即“在目前产业较为弱小的情况下,先上规模,做大做全产业,之后再寻求逐步突破点。”尽管目前中国电子版图得到了逐步的扩张,但效益却不明显。比如,夏新电子、南京熊猫等上市子公司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因此,在央企改革和重组的大潮下,中国电子正在进行“瘦身、强身”运动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根据最新规划,中国电子计划年内压缩50%的下属企业,压缩的企业数量达到400多家。据熊群力介绍,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子已经压缩了90多家企业,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年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还需要再压缩300多家企业。

    不过,在市场普遍叫好集团整合声外,也有分析人士提出谨慎看法。一方面,IT行业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效应,技术专利转换周期严重滞后,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导致难以产生真正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缺乏具有高层次经营管理理念与市场理念的管理人才来加速行业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形成拳头效应

    面对手机业务的整合,中国电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同质化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电子旗下除了拥有夏新、桑达等自有手机品牌,还于今年初成功收编了飞利浦全球手机业务。

    在国内市场被霸占以及国产手机纷纷转战海外市场的趋势下,中国电子也早已打好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即借助飞利浦强大的品牌效应作为跳板,抢占全球市场。但在抢滩海外市场之前,中国电子需先行理顺旗下手机子品牌的关系。

    显而易见,中国电子旗下手机企业如果各自为战,就难以形成拳头效应,优势互补也无法体现,此外,我国手机企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单靠某个公司的力量是难以缩短,必须依靠整体的实力、财力与组织力进行协调。

    另外,这些手机上市公司的主业无法避免地具有一定重叠性,在中国电子整体规划进行分工时,必将面临退出部分业务、着重某一主业的选择,而这一调整将影响到公司的既有利益,真正实施落实仍须时日。

    南京的熊猫电子与厦门的夏新电子都是中国电子旗下的手机厂商,但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夏新已经发布了全年亏损预警,而熊猫也偏离了手机主业,不过,品牌优势还在。对这两家企业来说,谁能在本次重组中被定位为“优势企业”,就将不但能获得新的资金支持,也将获得整合同类业务、反败为胜的机会。因此,中国电子“动一动”这块业务也就不足为奇,去年李晓忠的离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3G是历史拐点?

    2008年3G时代的到来、奥运会带来的商机以及“家电下乡”工程的实施,给国产手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值得庆幸的是,在第二批获得TD入网许可证的企业中出现了熊猫手机的身影,这多少出乎人们的预料,如今在TD手机中,熊猫又开始显山露水。TD对熊猫手机重出市场是一大利好,熊猫此番重回手机市场,关键是看中了TD的发展前景。

    另外,夏新是最早开始跟踪3G技术并进行实质性投入的国内手机厂商之一,目前已经在技术研发、产品测试、生产制造等环节上做好了准备。据夏新高层表示,夏新将在3G网络商业试运行之前实现量产。不过,与外资品牌相比,熊猫、夏新实力明显偏小,即使经过联合、兼并、改制等整合,要想与三星等外资品牌平分秋色仍有很大难度。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中国电子  手机业  整合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