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程德杰
作者程德杰博士系四川通信设计院高级咨询师
最近有一则消息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那就是11月28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发布《分布式业务网络(DSN)技术白皮书》。
在这则新闻的初始,记者配发的说明是:中国移动正在力争成为全球未来核心网架构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目前,国际电信联盟已经将DSN确定为NGN下一步演进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有可能实现我国在国际通信标准制订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对数据网专业了解的读者可能会从文字介绍中,知道DSN是个什么东西,但其他专业的读者可能在读完这篇报道后,还是会不知所云。这并不奇怪,因为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作者这里就做一个简要的补充说明。
所谓DSN网络,是DistributedServiceNetwork的缩写,即分布式业务网络,是中国移动为解决传统的C/S模式下互联网内容分发的的传输瓶颈,而提出的一种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借鉴了P2P技术的特点,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实现可控、可管的内容分布式存储和分发。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基于C/S架构的网络应用模式下,是多个用户面对一个服务器。随着用户的增加,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也要相应增加;当用户达到到一定规模、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无法满足用户的业务连接请求时,一种情况是服务器宕机,另一种情况是用户的业务请求被拒绝。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某个网站发布了很热门的新闻时导致大量用户访问该网站,此时访问该网站往往会发现无法连接。这是网站服务器无法承受过多的访问,而自动切断了用户对服务器访问的结果。
事实上,目前这种基于C/S架构的服务器,不仅使得网站为应付用户的访问需求,不得不持续扩容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也使得网站很容易成为DDOS攻击的受害者。
理论上来讲,无论网站采取何种防护手段,面对海量的DDOS攻击包都无能为力。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再强大的防火墙或者Anti-DDOS设备,都不可能在保障合法流量通过的情况下阻隔数量可无限递增的非法DDOS攻击数据包,何况防火墙设备本身在面临海量数据访问时自身也会饱和;即便是防火墙能力足够强大,蜂拥而来的DDOS数据包也会完全堵塞服务器的网络带宽,使得合法的数据包无法通行。
而这种情况在P2P结构的网络下,将不复存在:由于内容的分布式存储,每个参与内容获取的终端既是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发布者;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内容原始发布服务器的压力;而内容的分布式存储和内容提供服务的分布性,使得DDOS在对内容发布网络进行攻击时,根本无法聚焦攻击对象!
这就是P2P技术的好处,实际上如果大家经常使用互联网的话,或多或少都会应用P2P技术:目前非常热门的BT、电驴、迅雷等文件下载工具,是基于P2P技术构建的;而如果大家访问过土豆网、优酷网等互联网视频网站,那么基于P2P的视频技术大家是体验到了。
基于P2P的文件共享和视频分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参与文件共享和视频播放的用户越多,下载的速率越快,视频的流畅度也越好!原因很简单:别人在下载和浏览视频的时候,也在向你提供下载内容和视频片断,反之亦然,用户的网络感受当然好了!
P2P技术虽然造福了广大互联网用户,但却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麻烦: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带宽是按照统计意义下的用户平均使用率来进行建设的;而P2P业务的应用打破这种基于用户规模的统计特性。并且一般来讲目前的P2P软件对带宽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即只要客户端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足够,并且支持足够的并发线程数,它就可以去抢占无限的网络带宽。这无疑是电信网络无法承受的!
因此,电信运营商对于用户的P2P应用多半是采取抵制态度的,通过在城域网部署DPI/DFI设备,对用户的P2P应用数据包进行阻断、或采取限制用户的并发线程数等手段,以达到限制用户P2P应用,减少对网络流量冲击的目的。
实际上,中国移动并不是第一家将P2P纳入其网络发展的国内电信运营商,其实早在2006年,中国电信就在其网络发展指导意见中就提出利用P2P技术构建其CDN网络。在这里,CDN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移动此次发布DSN白皮书,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将P2P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而在于应用P2P技术去构建未来的业务服务网络。
实际上,在应用P2P技术构建可管、可控的下一代网络上,国外的电信运营商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笔者2008年初的一系列文章:《善待用户就是善待自己-对P2P互联网应用的一点思考》、《走出草莽-P2P技术与电信技术结合》、《电信运营商的IPTV业务应加入P2P元素》、《消息称运营商酝酿P4P、包容P2P化敌为友》,对P2P技术本身、以及在电信网的应用做了一系列的介绍。
目前,国外运营商在构建可管、可控的P2P网络上,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绩,Verizon声称通过P4P技术,能够将客户的下载速率提高200%,某些情况下更是能够将虚拟提高600%,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作为脱胎于P2P技术的P4P,是ProactivenetworkProviderParticipation for P2P的缩写,其目的是为电信运营商构建一个可管可控的基于P2P的网络,以使得电信运营商可以基于其网络现状,以最优策略通过P2P技术向用户提供电信业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移动的DSN和P4P有共通之处;而作为已经由国外运营商实践并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P4P,无疑对中移动的DSN具有借鉴意义!
后记:
作为笔者领导的网络演进研究项目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笔者一直在关注P2P技术的应用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也曾提出一种基于P2P的接入网模型,以适应当前的视频分发应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项研究最终搁浅,但笔者深信,这种发端于互联网的技术必将改变现有的基于C/S的电信网络。
P2P对电信网的影响是从互联网业务开始的,早期著名的Skype、BT等都是基于P2P技术的互联网业务;现在已经延伸至电信业务,如目前电信运营商用于业务分发的CDN网络也是基于P2P技术构建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P2P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它是伴随网络的出现就产生的一种技术。但P2P技术的魅力在于:他将每个网络应用的参与者都变成了网络服务的提供者,而非C/S架构下服务者和应用者的严格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