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杨学东与体育通信的不解之缘
2008年10月6日 13:39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李新苗

    1990年参与亚运会通信保障时,杨学东和现在安慧局的陈刚局长在英东游泳馆处理的惟一故障,是用户的电话线在地毯下被踢掉了。那个时候,一旦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就会拿着对讲机进行相互的联系。

    现在的奥运通信保障系统则采用了IMS(IP多媒体子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这套基于视频会议的指挥调度系统,非常完善,响应实现得非常好。“我们自己建设的通信网络也比以前复杂了,这点差别也很大。别的国家有的我们都有了,别的国家没有的我们也有了。”

    18年来,我国的通信设备、通信技术的实施和应用,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据悉,此次中国网通奥运指挥调度,采用了TCC全网联动指挥,总部可以直接对各个场馆直接发布命令,指挥中心扁平化,通过先进管理调度的手段实现了固网和计算机的捆绑,不仅如此,未来还可以实现3G手机与固网和计算机的捆绑,完全能达到多媒体办公的要求。

    比较1990年的亚运会与现在的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杨学东感慨良多。首先是认识不一样。那时只是给自己定位于做具体工作的普通电信服务工作者,现在任何一名普通的通信保障工作人员,都会站到整个国家的层面看问题。

    其次是规模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不可同日而语。亚运会时,场馆通信保障人员基本只负责电话线路的维护和现场销售上网卡,标清电视信号的传送并不由该团队进行。这次,如此之多的新技术应用,如此之复杂的网络建设,如此之多的合作伙伴之间需要通信保障团队配合和业务支持,工作比亚运会复杂了很多。

    再次,今天的中国,整体的外部环境和当年亚运会举办时都不一样。国家的实力也有很大区别。比如NBC(美国全国电视公司)这样强势转播媒体,都对中国举办29届奥运会的规模和效应非常感慨,“我们从通信行业的一名员工角度看,非常自豪”。

    北京这张全世界最大的城域电信网,其复杂性和技术的先进性非常高,对维护和管理它的人员要求也很高,能成为管理和参与这张网的一员,杨学东和他的伙伴们认为,“奥运会是中国通信人与国外通信人的比赛,同时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象征。”

    未来的安排

    面向未来,更多的是“希望和发展”。日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已经尘埃落定,承担奥运通信保障重任的北京网通四区电话局分公司,与其他兄弟单位的员工一起,也完成了奥运通信保障这一艰苦而又光荣、超负荷而又快乐的工作。

    接下来,他们该面对合并了。

    电信重组将给这些为奥运通信保障的工作人员带来哪些改变?他们没有因为重组的变动而影响奥运保障,尽心尽力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后,他们将何去何从?会因为参与奥运保障而影响了下一步的工作进展吗?

    “不会影响!因为领导早已把大家的担心考虑好了,有了妥善的解决办法。”这是之前与某奥运服务工作人员交流时,那位快乐的女士说过的话。

    杨学东的话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网通集团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原来,早在参加奥运通信保障选派人员工作落实之前,中国网通集团领导已经对这些优秀员工的去处进行过充分的考虑,表示参加奥运通信保障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岗位,集团公司也把奥运团队的成员,当作今后企业发展的骨干和最大财富。我们认为“重组后能发展得更好”。

    奥运留给网通一笔丰厚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以及文件和标准等非物质的文化财产,最大的一笔收入是“通过奥运,我们锻炼出一批人才”。重组还带给中国网通实现全业务运营的发展前景。如今,这也将代表新联通的发展方向,预示着员工在各方面的待遇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  [2]  编 辑:徐亮
[相关新闻]
关键字搜索:杨学东  奥运  通信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