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钱伯斯:思科领先微软3年 未来竞争对手锁定谷歌
2007年11月23日 15:21    eNet硅谷动力    评论()    
作 者:互联网周刊 陈亮

    稳步向前的思科是否需要这样激烈的变革?答案取决于钱伯斯本人对于形势的判断。自从1995年1月就任公司CEO职位以来,钱伯斯使得思科的年收入从12亿美元增长到了2007财年的350亿美元,他本人也多次被《商业周刊》评为“最佳经理人”。

    思科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在逐渐好转。过去一个财年,思科实现了349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和73亿美元的净收入,比上一年分别提高22.6%和31.4%。11月8日,思科公布了新财年第一财季的报告,该季度内,公司实现了96亿美元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7%。净收入达22亿美元,同比增长为37.1%。自从电信业萧条时期以来,投资者对于思科的信心已经大大恢复。

    但是,对这家曾经位居全球市值第一的通信业巨头来说,改变已经是迫在眉睫。有数据表明,2006年全球路由器市场规模增长20%,远远低于2005年50%的涨幅。为了寻找新的利润空间,在过去6年中,思科一直坚持在包括互联网语音服务、IP电话、网络安全产品以及消费网络器材产品领域进行投入,培育了新的用户市场,目前仅IP电话销量就已经超过了750万部。但新的威胁也一直伴随着思科。在思科宣布进军统一通信领域之后,微软、北电也随之进入这一市场,而Avaya公司不久前也宣布将与Juniper联手,提供一体化智能通信解决方案。“随着从电信运营商那里获得的利润空间逐年缩小,所有的厂商都将战略重点转向企业市场,竞争将更激烈。”IDC中国副总经理万宁说。

    而来自中国的新兴科技公司依赖低成本和高质量也参与了重新书写价值2000亿美元的通信设备市场的行动。以华为公司为例,这家曾经对思科产品采取跟随策略的公司,目前在其8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已有大约65%来自国际市场,而公司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7万名员工中几乎有一半是研发人员,到2006年年底,已经拥有近2万项专利,甚至连英国电信这样的成熟市场运营商也开始将华为列入了供应商名单中。另一家本土公司中兴公司也表现不俗,去年,该公司30亿美元的年收入有44%来自于国外。

    在这种多重攻势下,思科倚重的通信设备市场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由于全球性的电信企业基础投资的减少,通信设备厂商在过去两年中都遭遇了大规模的合并重组,以及裁员。思科也受到了市场低迷的影响。在2008年第一财季,由于美国市场企业客户的需求不断放缓,来自美国银行业的订单“急剧减少”使得公司在该地区的业绩受到影响。而正是新兴市场的增长抵消了美国企业市场的疲软,其中包括中小企业、个人消费者市场以及印度、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优良表现,使得公司的财报超越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因此,业内有分析认为,单纯的通讯设备提供商的角色,让投资者缺少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尽管思科的销售额近年来已止住了下降趋势,但大多数投资者仍然认为思科的年度增长再重现90年代曾高达90%的增长率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而同时,思科为自已树立的新目标Google,其股价在3年多的时间里翻了7倍,并在今年10月再次突破了600美元大关。

    这更坚定了钱伯斯再造思科的念头。通过对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判断,他将公司未来的增长希望押在统一通信和Web2.0上。“统一通信和Web2.0是当前最大的市场变迁。凭借内部创新以及并购和合作,我完全相信思科能够在这些市场取得成功。”钱伯斯说。

    不过,思科不能指望转型能够在一夜之间成功。“由于统一通信的技术特点和成本等问题,用户对于部署该应用仍持谨慎观望态度,目前真正实现部署的企业用户并不多。”IDC分析师相斌斌说,“而事实上,统一信息技术并不是全新的技术,而是将已拥有的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

    对于思科漫漫前路上的困难,钱伯斯不带有一丝侥幸心理。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新理念四处奔波,一年半以前,钱伯斯花了大约两周的时间长途跋涉,从美国出发到中国、到印度、到中东,向客户和合作伙伴详细解释思科的未来战略方向,“那段时间简直把我和我的团队累死了,经常是每天晚上睡三个小时,但是非常成功。”

    看不懂的思科

    拥有高质量的企业级通信产品后,思科是否有足够的准备和能力打进个人消费品市场?在拥有了稳健的现金流之后,思科能否找到支持公司高速增长的下一个增长点?最关键的是,在思科将自己的产品线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微软、Google、阿尔卡特-朗讯、华为等明星公司都将是公司继续前进的拦路虎,思科是否有能力应付这些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众多竞争者,开创出不同于任何其他跨国巨头的生存之道?

    第六次访华的钱伯斯,宣布了1750万美元入股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cn),以共同开拓中国的中小企业市场的消息。而同样作为明星CEO的马云,在结成了与思科的合作关系后,仍然对这家公司有着困惑。“早在四五年前,我问自己,思科是怎么赚钱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卖路由器卖得这么好的公司。后来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好的模式就是看不懂的模式。思科在我心目中永远是一个谜,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看清楚思科到底是怎么样的。”马云说。

    这番话使得台下的钱伯斯等人不禁微笑。不过,今后马云要想理解思科公司的赚钱之道可能会更具难度,因为思科正打算从它一手打下的路由器帝国向外扩张,从家庭无线网络、软件、网络安全、IP电话、高端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等不一而足。思科公司的未来究竟定位在何处?将成为很多消费者困惑的问题。

    站在产业融合的角度可能有利于帮助外界理解这家公司。统一通信已经成为通信业的热门词汇。从2006年以来,有关“统一通信”的新闻就让人应接不暇,2007年主流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和市场策略。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机会,IDC分析师相斌斌指出,“统一通信概念的出现和推广,将推动作为统一通信基础平台的企业IP语音设备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

    这正是思科擅长之事。思科认为,统一通信的关键是要在网络层面上实现大部分功能,以此方式,所有的程序和设备都可以依据一定规则实现安全、无故障地协同作业,这样思科公司就能水到渠成地成为未来的平台领头羊,一如大型机时代的IBM或是PC盛行时代的微软那样,或者还包括Web2.0时代的Google。

    竞争者对于思科的这种四面出击不屑一顾。在大多数人看来,思科依然是一家电信设备提供商,微软商用软件分部总裁杰弗里·莱基斯说:“思科系统公司的优势还是在于硬件方面。”

    钱伯斯可不这么认为。思科正执意从“互联网管道工”的角色走出来,向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发动冲锋,思科同微软的竞争已经无可避免。钱伯斯对于这场大战信心十足,“在统一通信市场,我们领先微软3年。自从占有领先优势后,我们就从来没有输过一场比赛。这是一场我们一定要拿下的战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思科可能会展开新的并购。鉴于思科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一向良好的收购胃口,假如哪天思科做出类似社交网站Facebook、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类型的网站,或者宣布类似的收购,千万不要惊讶。“我们有过130个并购,而且70%的并购全是成功的。”钱伯斯说,“我还在想,我是不是要收购另外的公司。”

    在频繁的收购和四面出击的同时,思科会不会迷失自己?毕竟历史上有很多巨无霸类型的企业在这种重压之下轰然坍塌。钱伯斯承认,多元化对思科来说的确是一种挑战,但是他更愿意把它当作一种机遇,因为“未来的网络世界必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繁荣发展”,而思科必须丰富自己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体系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思科未来是什么也许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思科能否执行得力,认准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毫无疑问,思科在印度、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在公司转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中国棋局

    11月1日的北京之行,钱伯斯宣布了未来5年对中国市场160亿美元的投入承诺。这笔资金将用于提升中国本地采购,并增加在教育、融资租赁、研发、直接和间接投资以及销售和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投入。

    钱伯斯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窥豹一斑。有一次林正刚在美国总部约见钱伯斯,时间约的是早上8点,但钱伯斯因为路上堵车未能准时到达,林正刚心想见面要取消了,“老板不来了,算了,堵车很正常。”但是钱伯斯没有这样做,他让秘书请林正刚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他的椅子上,一边开车一边同林正刚谈话,聊了差不多有20分钟,最后是林正刚提出挂电话,因为担心老板这样一边开车一边聊天太危险。

[1]  [2]  [3]  编 辑:赵宇
关键字搜索:思科  钱伯斯  统一通信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