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场支付:功夫全在线下
2013年,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已经通过二维码、声波支付等多种手段,在地面上普及移动支付技术。这种推广方式,其实更适合于软硬件结合的小米公司。
去年发布的小米3已经支持NFC功能。雷军曾表示愿帮助部分高校部署NFC终端,以方便学生刷手机进行日常校园消费。2014年,小米必将加大地面推广的力度。
三、雷军系公司的助力
作为投资人,雷军曾先后投资了凡客、UC浏览器、多玩游戏、拉卡拉、7k7k、乐淘网、YY等互联网企业,其中不乏电商网站与游戏公司。而小米支付则可以依靠这些有大量交易行为的平台进行推广。即便独占平台做不到,但与其他支付工具并存还是可行的。
原标题:阿里腾讯在侧 小米进军在线支付有戏吗?
发展瓶颈:用户基数小 资金池规模受限
互联网公司“逆袭”金融业是2013年的热门话题。从余额宝开始,百度、腾讯等巨头都以“支付”为入口,通过高收益来吸引散户资金,并通过资本运作产生更多的价值,小米支付的发展路数也大抵如此。但与阿里、腾讯的支付产品相比,小米支付的瓶颈就非常明显了。
我们先看阿里巴巴支付宝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近3亿,2013年一年完成125亿笔支付。并且,超过1亿用户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的金额超过9000亿元。更重要的是,支付宝的金融产品余额宝的规模也超过2500亿,用户数达到4900万。
余额宝
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众筹”,而众筹模式需要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做支撑。与支付宝相比,小米支付的用户群体存在局限性——非米粉用户基本不买小米支付的帐。这就导致小米支付很难拥有像阿里巴巴、腾讯那么多的沉淀资金。与跟余额宝的2500亿相比,就算2014年小米的500亿营收都通过小米支付而来,那也差得太远。
我们再来看腾讯财付通的统计:2014年除夕到初八,有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挟微信6亿用户之势,“抢红包”才吸引了800万用户。小米支付上线后,就算小米的运营能力再强,也无法一步登天说服所有小米用户都使用小米支付。
所以,与阿里腾讯相比,小米的用户基数限制了小米支付及其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与流动性。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小米支付注定无法打造出一款一线产品。
原标题:阿里腾讯在侧 小米进军在线支付有戏吗?
未来预判:完善自身生态圈易 搅阿里腾讯生意难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均在支付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技术积累。无论是电商、线下还是社交元素,小米支付可以操作的空间都太小。如果阿里腾讯吃肉,那小米支付注定是喝汤的角色。
其实笔者倒认为,小米可以按惯例,仿照一下苹果的支付策略:先让米粉们绑定信用卡,再推出电子券(Passbook),最后再给小米手机加上指纹识别技术,这样进军移动支付可能还更有把握一些。
iPhone5S指纹识别
总结:
小米公司这次成立自有支付体系,提升了米粉的支付体验,给小米带来更大的现金流,延伸了更多业务方向,可以说是一个“顺势而为”的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