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与粗粮的不同:供应链成苹果的王牌 小米的短板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2月3日 07:47
技术上不存在过分难度,销量在国内来说也不是什么特别庞大的数字,可一面是不到两分钟内售出15万台小米二代手机,一个月内通过线上抢购卖出的85万小米手机,一面却又是一直无法大规模铺货,只能通过抢购的方式来发售。 小米的缺货就在这样的悖论中一步步膨胀起来。 性价比让供应链“掉链子” 苹果从来没有在“性价比”问题上纠结,而小米自始至终都是以此为核心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家公司在供应链上的差异。 以品控为指标,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挑选能够符合产品标准的供应商,无论是当初的Unibody一体成型技术,还是最近的Retina屏幕,苹果都可以不计成本地投入务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供应链上,苹果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订单以及分散供应商来有效压缩成本,在市场上,它又靠着产品的质量、设计和口碑来获取份额,并以高价策略来获得足够的利润率。 相比之下,小米在市场和供应链上不具有任何优势,既没有形成供货量上的规模优势,同时,其利润率受限于价格,又不足以让它可以不计成本地在供应链上提升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 小米手机如今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了实现销量而不得不控制成本,为了控制成本就必须在供应链上选择最具“性价比”的供应商和元件——而性能和价格上的平衡点往往是以市场上的滞后代价的,结果就是产能迟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最终导致的情况就是,小米始终无法在供应链上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最终陷入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被人冠以“期货“的名号。 要么像苹果一样对供应链有着超强的控制力,要么像三星一样有着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上下游供应链,像小米这样以控制成本来实现“性价比”优势的厂商在急速扩张的阶段必然要遭遇成长的阵痛。 在硬件上没有足够经验,在供应链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这就是目前小米最大的难题。 如果它依旧坚持主打“性价比“王牌而不能从实际上重视供应链的建立和完善的话,这样的顽疾必然还会随着小米将来规模的不断扩张而不断加剧。 直到现在,雷军都还把小米当作一家互联网公司,他想走的是一条通过互联网实现实体产业的振兴和繁荣之路,可是现实却是,过分追求产品的性价比而忽视整个供应链的合理建设,最终导致整个产品线的恶性发展。 [1] [2]
来源:创见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15910953501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