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您能不能简单讲一下,比如说在供应商招标的环节中,做的这些事情中,哪些是只有爱立信能做到的?比如说只有爱立信和诺西能做到的,这个差距在哪里?我们国内的这些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大概体现在哪里?在具体落实、操作的过程当中。
常:差距,我觉得我们首先技术能力体现在网络性能上面,我们觉得是全球最好的或者是最领先的厂商,这种差距体现在很多网络的测试,商业网络的测试当中。另外一方面,爱立信设备的稳定性,我们认为也是最强的,我们受过最多的LTE流量的考验,其实最主要商用的几个网络,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爱立信都是主要的供应商,我们最早说过,所有LTE网络产生的流量之中50%都是由爱立信的设备承载。那么到现在,有些其它国家的流量上来之后,我们现在说其中50%智能手机产生的流量都是爱立信在承载。所以在一些高话务量的场合,像美国的超级版等等,爱立信的LTE网络都经历了非常强的流量的冲击的考验,我们很早就达到了五个九,就是99.999的这样一个稳定性。所以这个也是我们认为产品的成熟度在两年前,或者是更早的时间,我们就达到了一个非常强的水平。所以这两个地方,我们觉得都会是LTE商用必不可少的。另外的领先,我们觉得可能更多的还是在LTE的一些技术上面,实际上我们也是很早去做,比如说LTE-A的一些演示,就是我们讲LTE Advanced功能的一些演示,包括CA,Carrier Aggregation的演示等等,一些我们说到的,或者是看到,从标准上看到的一些可能会下一阶段考虑的,应用的技术,我们都会最早的时间,在我们不同的商务网络或者是实验网络当中进行部署和实现。所以在推动产业化,就是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面,爱立信也是应该讲一直都是在领先的。此外,其实还是想说,爱立信很早就设立了全球的产业互联互通的中心,对一些新终端的上市,比如说iPhone5S,还有一些其它的终端,都可以在这个互操作中心,首先对它的性能跟网络,跟应用结合在一起做端到端的验证,这个方面我觉得可能也是很少有厂商,能够像我们做到这么大规模和这么大范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持。所以这几个方面,爱立信应该讲作为移动行业的老大,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经验的积累。当然,除此之外,爱立信也参与了很多运营商4G网络的运营,包括一些业务的运营,包括运营商运营的系统或者运营平台的转型和改造,这些方面也会用于支持中国4G的发展,包括4G的运营、效率的提升等等。
国际经验:FDD为主
铜:您谈到了在国外比较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网络的经验,您觉得这些经验拿到国内来,可能有哪些经验是可以帮助国内的运营商去尽快地推动4G网络的建设呢?比如说有没有一种说法,国外是不是以FDD为主,然后再以TDD为辅的这样一个运营方式呢?
常:国外大部分的运营商一般会选择一个制式来做,很少有运营商同时去做双制式,有一些,但是不多,这是属于少数的,大部分的运营商,像我们说到的Verizon 、AT&T ,美国最大的两个运营商,它都是选择了一个制式,日本的DoCoMo也是选择了一个制式,Softbank有两个制式,但是这两个制式基本上都是分开运营的,它不是我们讲的混合网或者是一张网的思路。韩国运营商也都是一个制式,澳大利亚也是一个,绝大多数的运营商是选择了一种LTE的制式,有一些是双制式,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的一种情况,就是说有些运营商它选择了比如说FDD,但是它也有一些TDD的频谱一直没有用,它没有选择双制式的因素可能在于,它可能想等待我们讲的TD-LTE更加的成熟,也想等着中国移动,比如说作为最主要的产业推手,在推动商用化上面再有一些更显著的进展之后,再下定决心,这个也是有一些国外的运营商,现在在思考的或者在考虑的下一步的一些方案。
铜:您刚才提到的,美国的这两大,包括日本的两大,他们都是选择了FDD的制式?
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