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年间,通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参与者的面孔亦有巨大的不同。老牌通信厂商如北电、摩托罗拉、阿朗等或消失,或苦苦坚持。
中国厂商华为、中兴则在这10年间快速崛起。在2013年,华为全年净销售额首次超过行业老大爱立信。这被很多人看做是通信业老大已经易主的标志。
不过,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 Vestberg)在MWC2014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会特别看重这样的比较,因为双方关注的领域有所差异。
比如华为有大约两成的收入来自于手机终端等业务,而爱立信将索爱出售之后已经彻底放弃了这块收入。“因为在这个领域我们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卫翰思解释说,爱立信选择把精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华为也许是投放在其他的一些领域。
卫翰思表示,过去4年间,爱立信选择离开手机终端、意法·爱立信芯片、光缆等业务之后,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聚焦在移动基础设施、网络全球服务和BSS/OSS领域。
运营商转型
根据爱立信的研究数据,预计到2019年,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会达到80亿,是2013年的4倍。其中WCDMA/HSPA用户数达到48亿,覆盖全球超过90%的人口,LTE的用户数将达到26亿,覆盖全球超过65%的人口。
与此同时,全面互联的“网络社会”正在触及、改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洪流也将迎来更大的浪潮。
卫翰思认为,这样的变革趋势也在影响各行各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像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都在积极使用ICT。”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意味着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这样的转型升级对于全球运营商来说,则是转型调整。卫翰思表示,他看到运营商有三种正在考虑的模式,分别是:网络建设者、服务使能者、服务创造者。
这些模式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而是基于不同运营商的接入模式,市场策略,运营方式等来确定。
“在和全球的每一个运营商会面时,我们都和他们沟通,客户希望达成的目标和他们投资的领域。”卫翰思说,比如网络建设者侧重于连接和网络。
而服务创造者,除了建设卓越的网络外,也转型OSS/BSS系统,从而促进数据增长。运营商不仅自己增收,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行业的转型,例如移动商务、M2M、电视、医疗、教育等。
根据爱立信与全球客户的交流,全球大概40%的运营商考虑作为网络建设者,40%定位服务使能者,大概20%为服务创造者。“明年有可能会有变化,” 卫翰思说道,因为我们都在转型中思考各种选择。
为了适应运营商的需求,爱立信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去年的研发投入增加到50亿美元。
|